10 牛郎织女(一)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牛郎织女(一)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16: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10 牛郎织女(一)
课前预习篇
新课导入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这些都是我国的民间故事,我国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目标导学
1. 会认“嫂、垦”等10个生字,会写“郎、爹”等14个生字。
2. 阅读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重点)
3. 阅读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难点)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范锡林,江苏无锡人,中国当代作家。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
文学成就: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出版社社长。
主要作品:《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字词识记篇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我会写的字
我会认的字
(“嫂、歹、罕”见我会写的字)
词语天地
读写易错提示
多音字辨别
近、反义词
近义词辨析
落 luò(降落)
lào(落枕)
là(丢三落四)
运用:1. 明明挨(āi)着墙坐了下来。
2. 他舍不得走,挨(ái)到第二天才动身。
正音:爹娘(dēi diē) 恳求(kěn kěng) 拘束(jū jü)
辨形:“郎”字右部是“阝”,不要写成“卩”。“嫂”字右部的竖要突
出连接右下部的“又”,为“叟”。
近义词
亲密——亲切 温和——柔和
干净——洁净 商量——商榷
反义词
舒服——难受 明白——糊涂
满意——失望 漂亮——丑陋
商量  商榷
辨析:“商量”是指估计,估量,是指在某件事情上还有重新调整和协商的可能,是有变化的空间的。词义较为柔和,具有强调平等处理事件的含义。“商榷”有商量、讨论的意思,比较正式和书面的语言,具有肯定某件事情或是直接否定某件事情的委婉表述,是没有多大变化的空间的。词义较为坚决、果断。
运用:1. 人生有时就像电脑,说死机就死机,没得商量。
   2. 这些收益是否能撑过这个冬天还有待商榷。
挨 āi(挨着)
ái(挨打)
特殊词语
词语拓展
词语搭配
AABB式词语:勤勤恳恳 干干净净 晃晃荡荡 花花绿绿
ABAC式词语:成天成夜 无拘无束
含数字的词语:一五一十
AABB式词语:来来去去 来来回回 风风火火 匆匆忙忙 忙忙碌碌
ABAC式词语:毕恭毕敬 笨手笨脚 多才多艺 彻头彻尾 百发百中
含数字的词语:三心二意 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十全十美
微弱的星光  微弱的呼吸  微弱的信号  微弱的气息
微弱的光线
词语天地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词语听写
牛郎 爹妈  嫂子  车辆 好歹 罕见  纱衣  妻子 一趟 托着 结婚  辈分 挨着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方法目标
重点方法
写作方法
铺垫照应
其他方法
修辞手法
排比、反问、反复
带着问题阅读
阅读方法
速读法
课文品读
1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娘都死了,跟着哥哥嫂(sǎo)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他每天放牛。【句解:告诉我们牛郎的生活里怎么样的,他每天和谁在一起。】那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哥哥嫂子见着他总是爱理不理的,仿佛他—在眼前,就浑身不舒服。两相比较,他也乐得跟牛—块儿出去,一块儿睡。【句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哥嫂和老牛的比较,显示出老牛对牛郎的关心。】①
【段解】说明哥嫂待牛郎不好,生活很苦,人称牛郎。
课文讲解篇
名师赏析
①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
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造句:爸爸勤勤恳恳地工作,
年年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
①思考:牛郎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 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
郎。②
3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句解:本段的中心句】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kěn)恳①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反问)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shāi)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méng)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
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
舒服。(反复)【句解:具体描写了牛郎无微
不至地照看老牛。】③④
4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liě)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
②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说了什
么?
这段话告诉我们“牛郎”名字的由来,可见哥嫂对他也不重视,反衬出老牛对他的好。
②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
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造句:看到小刚能主动做家
务,父母不禁眉开眼笑。
③一五一十:五、十:计数单
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
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不
断,没有遗漏。
造句:王警官通过耐心地询
问,终于使小林一五一十地说
出了事情的原委。
③思考:三个“干干净净”说明了什么?
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了牛
郎对老牛的照顾,反映出牛郎
对牛的感情。
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②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③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心理描写)⑤
【段解】牛郎照看那头牛很周到,和老牛关系亲密。
5 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一天,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装得很亲热的样子说:“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老人家留下一点儿家产,咱们分了吧。一头牛,一辆车,都归你;别的归我。”
6 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 你要知道好歹(dǎi),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7 牛郎听哥哥嫂子这么说,想了想,说:“好,我这就走!”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那辆车不稀罕④,幸亏那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反问)
④思考:从哪些地方,大家感受
到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挑最好的草;喝最干净的溪
水;夏天就到树木里休息;冬天
在山坡上晒太阳;身子刷得干干
净净;牛棚收拾得清清爽爽。从
吃、住到干活都照顾到了,可见
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
⑤思考: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
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
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
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
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
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
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
的、过得很舒服,他不停地干
活,说明他是个勤劳的孩子。
④稀罕:稀奇,少有。
造句:这么好吃的桔子,他竟
然说不稀罕。
【段解】哥哥嫂子分家,只给牛郎一头牛,一辆车。
8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从那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装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过了些日子,他在山前边盖了一间草房,又在草房旁边开辟了一块地,种些庄稼。这就算安了家。⑥⑦
【段解】牛郎和老牛一块生活,通过努力安了家。
9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10老牛真会说话了!
11牛郎并不觉得奇怪,像是听惯了它说话似
的,就转过身子去听。
⑥思考:长大后,牛郎又是怎样
生活的呢?
长大后,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安了家。
⑦思考:从牛郎离开哥哥、嫂子
自己开始新的生活,你懂得了
什么?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牛郎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相依为命。
12老牛说:“明天黄昏时候,你翻过右边那
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戏水。她们的纱衣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这个好机会你可别错过了。”⑧
13“知道了。”牛郎高兴地回答。
【段解】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14 第二天黄昏时候,牛郎翻过右边的那座山,穿过树林,走到湖边。湖面映着晚霞的余光,蓝紫色的波纹晃晃荡荡。他听见有女子的笑声,顺着声音看,果然有好些个女子在湖里戏水。他沿着湖边走,没几步,就看见草地上放着好些纱衣,花花绿绿的,件件都那么漂亮。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他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
15他静静地等着。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女子们上岸的声音。只听见一个说:“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去吧!咱们偷偷地到人间来,要是老人家知道了,不知道要怎么罚咱们呢!”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多自在啊,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纱
⑧品析:通过阅读,感受到老牛对牛郎的好,并进一步点明:
民间故事就是用奇异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种种关系,从生活出发又可以超越现实,往往包含着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分,吸引着你想读下去。
⑤爱惜:重视而不糟蹋。
造句: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
动换来的,我们要爱惜它。
⑨拓展:民间故事具有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时代久远,经久不衰;口头
传播;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多采用象征形式,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异想天开的成分。
衣哪儿去了?谁瞧见了?”
16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纱衣在这儿。”
【段解】牛郎来到森林,见到织女。
17姑娘穿上衣裳,一边梳她长长的黑头发,
一边跟牛郎谈话。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
地说了。姑娘听得出了神,又同情他,又爱惜⑤
他,就把自己的情形也告诉了他。⑨
【段解】牛郎和织女初次相遇,织女同情他又爱惜他。
18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suō)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yù)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⑩她把这个想法
⑥无拘无束:拘、束:限制,
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造句:就在这里,我度过了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
⑩品析: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
写的手法,突显了仙女们在天上的苦恼,显示出天上的冰冷与无情。
跟别的仙女说了,别的仙女也都说早有这种想法。那天下午,王母娘娘喝千年酿(niàng)的葡萄酒,多喝了点儿,靠在宝座上直打瞌(kē)睡,看样子不见得马上就醒。仙女们见机会难得,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人间。她们飞到湖边,看见湖水清得可爱,就跳下去戏水。织女关在机房里太久了,现在能够在湖水里无拘(jū)无束⑥地玩,心里真痛快,想多玩一会儿,没想到就落(là)在了后边。
19牛郎听完织女的话,就说:“姑娘,既然
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你能干活,我
也能干活,咱们两个结了婚,一块儿在人间过一
辈子吧。”
20织女想了想,说:“你说得很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
【段解】织女答应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第二部分(第9~18自然段):写牛郎与织女相识相知。
21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
回到草房。牛郎把老牛指给织女看,说它就是从
小到大相依为命的伴儿。织女拍拍老牛的脖子,
用腮(sāi)帮挨挨它的耳朵,算是跟它行见面
礼。老牛眉开眼笑地朝她看,仿佛说:“正是这
个新娘子。”
第三部分(第19~21自然段):写牛郎与织女结为夫妻。
拓展:谈谈读完文章后的感
受。
牛郎的勤劳朴实,织女的美丽善良,以及他们富有爱心的品格令我深深感动!我们也要做一个勤劳、富有爱心、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
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图示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心眼好、能吃苦)
织女(心地善良、留在人间)
牛郎织女(一)
主题感悟
主题归纳
本文主要写了牛郎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牛郎和织女由相遇到结婚的故事,反映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感悟心语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都要敢于追求新生活,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本文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
仿写思路: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手法,反复有词语反复、词组或句子反复。
我的练笔:请你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课后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教师指导: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集中写到了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在这部分里讲到了老牛告诉牛郎怎样与织女相识。
参考答案: 牛郎和老牛相处很亲密。在牛棚里,老牛“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牛郎照顾老牛十分细致。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给牛喝干净的水;夏天,在树林里休息,拿着扇子把成群的牛虻赶跑;冬天,在山坡上晒太阳;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牛郎和织女相识是在老牛的指引下完成的。它向牛郎说出了织女下凡的事情,连时间(第二天黄昏)、地点(右边山的湖里)和见面的方法(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都讲得非常详细。老牛实际上是牛郎和织女的媒人。
课后作业篇
课后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教师指导:认真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集中写到了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在这部分里讲到了老牛告诉牛郎怎样与织女相识。
参考答案: 牛郎和老牛相处很亲密。在牛棚里,老牛“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牛郎照顾老牛十分细致。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给牛喝干净的水;夏天,在树林里休息,拿着扇子把成群的牛虻赶跑;冬天,在山坡上晒太阳;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牛郎和织女相识是在老牛的指引下完成的。它向牛郎说出了织女下凡的事情,连时间(第二天黄昏)、地点(右边山的湖里)和见面的方法(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都讲得非常详细。老牛实际上是牛郎和织女的媒人。
课后习题解答
◎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
同学演一演。
◇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参考答案:(1)牛郎干活累了,坐下歇息时,和老牛说:“我哥哥嫂子
对我不好,你也看到了,整天让我干重活,这都没什么,却让我吃剩饭,穿
破衣服。”老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很认真,牛郎接着说:“等我长
大了,我要自食其力,安一个家,你和我生活。”老牛咧开嘴,笑嘻嘻的,
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于是牛郎高兴地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憧憬着美好的生
活,老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开心地笑了。
(2)织女成天成夜地织彩锦,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她跟别的仙
女说:“人人都说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一个仙女说:“是啊,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织女说:“我总想离开天庭,到人间去看看,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仙女们都说:“我们早有这种想法了,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一天下午,王母娘娘喝千年酿的葡萄酒,多喝了点儿,靠在宝座上直打瞌睡,看样子不见得马上就醒,于是仙女们见机会难得,于是就你拉我、我拉你地溜出来,一齐飞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