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少年中国说(节选)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16: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前预习篇
新课导入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有个人在100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
目标导学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重点)
3.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难点)
4.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难点)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等。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文学成就:在文学方面,他 提倡“诗界革命”,倡导新文化,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主要作品:《饮冰室合集》《中国史叙论》《新史
学》等。
字词识记篇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我会写的字
我会认的字
(“泻”、“胎”、“履”见我会写的字)
词语天地
读写易错提示
多音字辨别
近、反义词
近义词辨析
作 zuò(工作)
zuō(作坊)
运用:1. 妈妈每天工作(zuò)到很晚,真辛苦。
2. 这个小作(zuō)坊生产的食品质量很好。
正音:倾泻 (xiě xiè) 履历(lǚ fù) 试验(shì sì)
辨形:“试”右部是“式”,不要多写一撇。“履”字“尸”要覆盖住
“復”。
近义词
自由——自在  独立——自立
无疆——无涯
反义词
智——笨  富——穷  
强——弱  进步——后退
惶  慌
辨析:这两个字都有心理不安的意思。不同在于“惶”有恐惧的意思。
“慌”有慌乱的意思。
运用:1. 我们在教师面前不必诚惶诚恐。
   2. 他像被雷击中一样,手脚颤抖,慌作一团。
词语天地
描写少年的词语:后生可畏 意气风发 生机勃勃 豆蔻年华 风华正茂
词语拓展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词语听写
一泻汪洋 潜水 试验 胎儿 皇帝 履行 疆域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方法目标
重点方法
写作方法
直抒胸臆和借物抒情融为一体
其他方法
修辞手法
排比、对偶、比喻
四字韵文
阅读方法
根据注释阅读
课文品读
1 故①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
年。【句解:开篇强调了少年的重要责任。总
领全文。“全”字写出少年的责任之大。】少
年智则②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
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排比)【句
解: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
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一个排比句
把少年和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少年
理所当然地感到重任在肩。这几个分句,由轻
到重,由短到长,一气呵成,表达了少年与国
家命运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①②
课文讲解篇
名师赏析
①故:所以。
②则: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就。
③鹰隼试翼,风尘吸张:雄鹰
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
石。隼,一种凶猛的鸟;吸
张,收缩与扩张。
④矞矞皇皇:形容生机勃勃。
①思考:初读课文,课文蕴含
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文蕴含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②思考:作者认为中国富强的
责任在谁的身上?
作者认为中国富强的责任在少年人身上。
【段解】写了少年的责任。
2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比喻)【句解: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一泻
(xiè)汪洋。【句解:“河出伏流”象征少年
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潜龙腾渊,鳞(lín)
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huáng)。
鹰隼(sǔn)试翼③,风尘吸张。【句解:“鹰隼试翼”的冲天气势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
奇花初胎(tāi),矞(yù)矞皇皇④
。干将发硎(xíng)⑤,有作其芒。【句解:用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德的中国少年。】天戴其苍,地履(lǚ)其黄⑥。【句解:描写了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⑤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宝剑
在磨刀石上磨出,发着耀眼的
光芒。干将,古代宝剑名,常
和莫邪并说,泛指宝剑。硎,
磨刀石。
⑥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
着青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⑦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
长。现用来暗示事情还大有可
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造句:来日方长,只要我努力
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思考:第2自然段中作者一
共写到了哪些事物?
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译文: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于他人,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聪明智慧,国家就聪明智慧;年轻人富有,国家就富有;年轻人强盛,国家就强盛;年轻人独立,国家就独立;年轻人自由,国家就自由;年轻人进步,国家就进步;年轻人胜过欧洲人,国家就胜过欧洲;年轻人在世界上称雄,国家就在世界上
称雄。
④品析:这段文字为四字韵文,用典丰富,集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少年中国比作“潜龙”“乳虎”“鹰隼”,使得一个突然崛起、幸福美好、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句解:表现了少年中国无比广阔的美好前景。】前途似海,来日方长⑦。(比喻)③④⑤
【段解:写了少年是什么样子。】
3美哉(zāi),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对偶)⑥⑦⑧
【段解:期待少年的雄起。】
⑤思考:作者希望少年中国是
什么样的?
作者希望少年中国是智慧、富
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是一个像“红日”“大河”“潜龙”“乳
虎”“鹰隼”等事物一样,刚刚开
始,前途无限,有灿烂的前程,幸福美好的中国。
译文:旭日东升,前程光明;黄河从地下流出,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潜藏的巨龙在深渊腾跃而起,各种水中生物纷纷逃散;幼虎在山谷吼叫,各种野兽无不震惊惶恐;雄鹰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珍奇的鲜花含苞待放,万木逢春,生机勃勃;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发着耀眼的光芒。我们青年头顶着青天,脚踏着黄土大地,从纵的时间上看有着千年万载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可通达四面八方,前途就像大海一样宽广,未来的岁月正长。
⑥品析:这句话总结全文,热
情地讴歌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
年的美好未来,进一步说明了
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句话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
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和
中国的赞美之情。
⑦ 思考:这样结尾有什么好
处?
将对少年的期待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期待,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⑧思考: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
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在语言上高度凝练,
气势宏大,并运用了多种修辞
手法。这样写使文章具有较强
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读起来朗
朗上口。
译文:多么美丽啊我们的少年中国,她同苍天一样不会衰老;多么壮丽啊,我们的中国少年,他们同少年中国一样万寿无疆,永远发光。
结构图示
少年和国家紧紧相连——排比
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比喻
少年和国家美好未来——对偶
少年中国说︵节选︶
寄予少年希望
讴歌祖国未来
主题感悟
主题归纳
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感悟心语
尽管21世纪中国已发展为不弱之国,但中国之少年仍拥有他们潇洒霸气的一往无前的精神。胸有志,心宽广。少年如同振飞之鹰,含苞之花,他们怀着满腔热情,担负建设祖国的重任。作为中国少年,我愿伸出双手,去创造世界,留下永远的少年中国! 
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本文中运用对偶句,如“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句式工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
仿写思路: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意思的修辞手法。
我的练笔:按“少年智则国智”的形式仿写一段话。
课后习题解答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教师指导:朗读这篇课文,表述要铿锵有力,朗读时要把握节奏和语气。再是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少年积极进取的感情。朗读时感情要饱满。最后一边读一边想象少年中国的未来前景,这样有利于读出气势,读出情感。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课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1)“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
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和“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奇花初胎,矞矞皇皇”一句,歌颂了少年中国的生机勃勃;“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一句把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比作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句描写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
课后作业篇
课后习题解答
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一指时间之长,二指空间之广,暗含了少年中国无比广阔的美好前途。
(2)中国少年应是有进取心、独立、自由、强大、智慧、敢于革新的少年。“少年中国”是作者的理想,而“中国少年”则是实现理想的希望。课文层层深入,表明两者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
◎课文诉说了中国人的强国梦想。百年来,在强国梦想的激励下,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地质学家李四光、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查找资料,读一读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和同学做一份手抄报。
教师指导: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中国少年为国家富强所做的贡献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