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古诗三首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16: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2 古诗三首
爱国情深
4
课前预习篇
新课导入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关于爱国的古诗。
目标导学
1.读准字音,读通诗文,注意容易读错的字音:祭、汴、喑、哀等。
2.借助注释、资料、工具书,整体把握 ,初步理解诗意。(重点)
3.结合图片,创设情境,进一步领悟作者情感的变化。(难点)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文学成就:他工诗文,长于史学 ,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家”。有“小李白”之称。
主要作品:《示儿》《关山月》《书愤》《钗头凤》等。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
主要作品:《长相思》《洞仙歌》等。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龚自珍(1792—1841),清代人,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清末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主要成就:他的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主要作品:《定庵文集》《西郊落花歌》《明良论》等。
字词识记篇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我会写的字
我会认的字
(“乃、熏、亥、恃”见我会写的字)
词语天地
读写易错提示
多音字辨别
重 zhòng(重要)
chóng(重复)
运用:1. 这么重(zhòng)要的会议,他竟然忘了参加。
2. 重(chóng)复别人走过的路,是因为忽视了自己的双脚。
正音:乃是(lǎi nǎi) 亥时(hài hái) 拘束(jǖ jū)
辨形:“祭”的上部是“ ”,不要写成“ ”。“哀”字中间是“口”,不要
多写一横。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词语听写
祭品 乃翁 熏香 杭州 
亥时 凭恃 哀伤 不拘一格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方法目标
重点方法
写作方法
叙事抒情相结合
其他方法
修辞手法
反问、暗喻
学会运用丰富的想象叙述
阅读方法
结合图片阅读
课文品读
示①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②悲(本诗的诗眼)不
见九州③同 。【句解:这两句写了作者在弥留之际,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①②
王师北定中原④日 , 家祭⑤无忘告乃(nǎi)翁 。【句解:这两句写了诗人虽然沉痛,但并
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并且深情地嘱咐儿子,在
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
他。】③④
课文讲解篇
名师赏析
①示:告诉,告知。
②但:只,副词。
③九州:指中国的领土。
④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
人手里的地区。
⑤家祭:旧俗后辈对先人的祭
奠(diàn)。
⑥休:停止,罢休。
⑦暖风:暖洋洋的春风。
⑧熏:在这里是吹拂的意思。
⑨游人:指那些整天寻欢作乐
的权贵。
①思考:“元知”与“但悲”相对,有什么作用?
构成极大的反衬作用,表现出诗人内心深深的遗恨。
②思考:陆游为什么悲?
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
题临安邸(dǐ)
[宋] 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⑥?(反问)
【句解: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质问那些醉生梦死的
贵族统治者,表达了诗人极度愤慨的心情。】暖风⑦熏(xūn)⑧得游人⑨醉,直把杭州作汴⑤ (biàn)州。【句解:一个“熏”字,暗 示了那些 歌 舞 场 面 的庞 大与热闹;接 着 一个“ 醉”字,把 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 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达官显贵丑态毕现。】⑥
③思考:陆游既然知道人死之
后万事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告乃翁”?
陆游虽然有豁达的生死观,但是祖国没有统一仍是他心里不能排遣的悲愤,所以才会这样叮嘱儿子。
④思考:诗的后两句,还表达了
诗人的哪种情感?
盼望祖国统一,对祖国统
一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必胜的
信心。
诗意:一个人死去本来就知道万事皆空,只令我悲哀的是看不到国家统一。将来等到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家祭时千万不要忘了告诉我一声。
赏析:这首诗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⑤思考:诗人为什么在《题临安
邸》中描绘杭州美丽的景色?
国土失陷,移民泪尽,这
里却是一片歌舞升平。诗人借
此讽刺了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
丑恶形象。
己亥(hài)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⑩生气恃风雷11,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比喻)【句解: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 对当
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
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⑦
我劝天公 重抖擞(sǒu) ,不拘一格降人材。
【句解:诗的后两句是传诵的名句。作者采取
对天公拟 人化的手法,用“劝”与天公对话,
强烈 表 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希望有救
国救民的人才出现的希冀。】⑧
⑥思考:“暖风”“游人”两词分别指什么?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痴,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特指那些忘记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诗意: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把贵人吹得如醉如迷,简直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赏析:这首诗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在讽刺的语言中,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激愤之情。
⑩九州:中国。
风雷:变革。
天公:老天爷,实际指皇
帝。
抖擞:振作精神
⑦思考:“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表明了什么?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
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
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
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
命风暴。
⑧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
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
世界的愿望。“天公”,即
玉皇大帝,亦即世俗所谓老天
爷。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
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
具有战略性的设想。
诗意: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结构图示
毕生的心事 深深遗恨
嘱托与盼望 最后遗愿
示儿
深情嘱托
殷切希望
恃风雷 期待变革
哀 忧虑时局
重抖擞
不拘一格 解决方法
己亥杂诗
批判现实
憧憬未来
写景
抒情
题临安邸
批判现实
憧憬未来
山楼
游人
把杭州
作汴州
主题感悟
主题归纳
《示儿》通过描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题临安邸》通过描绘西湖边歌舞升平的景象,揭露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感悟心语
三首古诗都描写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国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家。当我们的祖国被侵占,当我们的同胞被欺辱,哪一个中华儿女不为之心痛呢?陆游因“九州未同”而死不瞑
目,这伟大的情怀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主题感悟
主题归纳
《己亥杂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感悟心语
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未来靠我们。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好好读书!
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己亥杂诗》通过想象创设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的爱国之情。
仿写思路:本诗中的“万马”“风雷”“天公”这些浩大的景象都不是真实的,而是作者想象创造出来的,以此来抒发自己复杂的情绪,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之情,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
我的练笔: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来赞颂一下伟大的祖国。
课后习题解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教师指导:这三首诗都是爱国诗,但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示儿》用沉痛的语气朗读,《题临安邸》用愤激的语调读,《己亥杂诗》用期望的语气朗读,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
◎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
代,相当于遗嘱。“题临安邸”指的是题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己亥杂诗”,己亥,古时候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记录的一个年份,1839(己亥)年,龚自珍因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愤然辞官离京返杭,在路上写了许多首诗歌,取名为《己亥杂诗》。
课后作业篇
课后习题解答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参考答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将来等到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家祭时千万不要忘了告诉我一声。表达了作者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洋洋的香风把达官贵人吹得如醉如迷,简直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诗人借此讽刺了达官贵人寻欢作乐的丑恶形象。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表达了作者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