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鸟的天堂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鸟的天堂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16: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23 鸟的天堂
课前预习篇
新课导入
人们往往把最美的地方称作“天堂”。那么,“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吧。
目标导学
1. 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榕、纠”等11个生字。(重点)
2.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鸟的天堂”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难点)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描写方法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难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重点)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黑浪、余一等,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文学成就:曾获1982年意大利“但丁国际奖”,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等。
主要作品:《死去的太阳》《新生》以及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 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奇特的大榕树。这株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里,成为新的树干。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树竟独木成林。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构成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这就是“鸟的天堂”。
字词识记篇
我会写的字
词语天地
读写易错提示
多音字辨别
近、反义词
近义词辨析
运用:1. 她害羞地涨(zhàng)红了脸。
2. 这里的海滩特别平整,每天可以看到两次涨(zhǎng)潮落潮的奇观。
正音:船桨(jiāng jiǎng) 木桩(zuāng zhuāng) 闲暇(xiá jià)
辨形:“梢”字左窄右宽,“月”的撇变成竖。“抛”字左窄右宽,“九”的横竖弯钩圆转有力,“力”稍窄。
近义词
灿烂 ——绚烂 展示 ——展现
颤动 ——抖动 纠正 ——改正
反义词
光明——黑暗 静寂——喧闹
茂盛——枯萎 移动——固定
灿烂 璀璨
辨析:二者都有光彩夺目之意,区别是修饰的主语不同。灿烂形容光芒照
得非常耀眼,夺目,可用于指人的面部表情;而璀璨则指光彩绚丽或者光
彩绚丽之物,常用来指珠玉珍宝。
运用:1. 今天的阳光真灿烂。
2. 最美的是冰珠串结在野樱桃枝上,红白相间,晶莹夺目,犹如人间珍宝,无比璀璨。
涨{zhàng(涨红)
zhǎng(涨潮)



我会认的字
(“桨、桩、暇”见我会写的字)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特殊词语
词语拓展
词语搭配
ABB式词语:白茫茫 一簇簇
表示“看”的词语:应接不暇
ABB式词语:黑漆漆 雾蒙蒙 绿油油 金灿灿
表示“看”的词语:左顾右盼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目不斜视
茂盛的榕树 茂盛的草丛 茂盛的树叶 茂盛的草地
茂盛的森林 灿烂的红霞 灿烂的笑脸 灿烂的文化 
灿烂的星空 灿烂的阳光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词语听写
船桨 榕树 纠正 树桩
涨潮 灯塔 树梢 应接不暇 眉毛 抛弃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方法目标
重点方法
写作方法
寄情于景
其他方法
边阅读边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课文品读
1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①的红霞在天边。【句解:“灿烂的红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光彩美丽的画卷。】
【段解】交代了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
2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3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①
4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jiǎng)有规律②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比喻)【句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我”轻松愉快的心情。】
【段解】介绍了向“鸟的天堂”出发的地点,以及人物、环境。
课文讲解篇
名师赏析
① 灿烂: 形容光芒照得非常耀眼, 夺目; 也可以形容人面部表情好。
造句:小姑娘笑得真灿烂。
② 规律: 有节奏的, 不是杂乱的。
造句: 风吹叶子, 发出一种规律的籁籁的声音。
① 品析:一个“跳”字既表明了船与岸有些距离,又显出“我
们”的兴奋之情。一个“拨”字,写出了小船的轻盈。
② 品析:“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这两句话写出了大榕树的茂盛及叶子达到的厚密程度,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5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6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句解:“我”和朋友们关于榕树的讨论,衬托出眼前的这株榕树的巨大,独一无二。】
7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③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④。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句解:“一株”对大家关于榕树的讨论给出了确切的答案,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不可计数”说明榕树的枝干很多。】
8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
③逼近:靠近,接近。
造句: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了。
④ 不可计数: 没有办法清点, 没法计算。本课指树干的数量非常多。
造句: 夏日的夜空, 闪烁的星星不可计数。
⑤颤动:短暂而频繁地振动。
造句: 他气得嘴唇不停地颤动着。
③思考:“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颤动”一词在文中怎么理解?
“颤动”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从翠色欲滴的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了大榕树充满活力的勃勃生机。
④思考:作者通过描写榕树的什
么突出了榕树大和茂盛的特点?
作者通过描写榕树的枝、干、根、叶,突出了榕树的大和茂盛的特点。
⑤拓展:想一想,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什么?
大榕树枝繁叶茂,为鸟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榕树靠近河,为鸟儿提供食物;这里的农民不允许捕鸟,为鸟儿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第一部分(第1~4 自然段):泛舟游玩。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玩。
⑥思考:“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到处……到处……”说明了什么?
“到处……到处……”形象地说明鸟的数量多,鸟飞得很快,“我们”只能听见它们的声音,看见它们的影子掠过,展现了热闹的场面。
⑦思考: “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你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写出了画眉鸟的兴奋和欢快。
动⑤。③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句解:直接抒情,赞赏这南国的大榕树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④
【段解】主要写了大榕树枝繁叶茂。
9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句解:正是因为“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所以这里才成为了“鸟的天堂”,这是“鸟的天堂”的保障。】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句解:只听鸟声,不见鸟影,可见树木之大、之繁盛。】只有无
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zhuāng)。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句解:通过“我”的疑问为下文埋下伏笔。】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⑤
【段解】大榕树周围环境优美,大榕树枝繁叶茂,便于鸟栖息;农民注意保护那里的环境,还不许人去捉鸟。
第二部分(第5~9 自然段):初历“天堂”。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景色。
⑥ 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课文指突然出现的鸟,让我们看不过来。
造句: 花园的花开了,真让我应接不暇。
⑦留恋:舍不得离开或舍弃。
造句: 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
⑧思考:课文写出了这里的鸟有
哪些特点?
①鸟多。从两个“到处”和“应接不暇”说明了鸟多。
②鸟的姿态丰富多彩。“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
③鸟儿很欢快。从“兴奋地叫着”可以看出鸟儿的欢快。
⑨思考:“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第二个不加引号?
第一个加引号是因为这是引用别人的话,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因为作者亲眼看到了,鸟儿在这棵大榕树上生活得快乐、自由、幸福,是真正的鸟的天堂。
⑩思考:巴金爷爷几次去“鸟的天堂” 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为什么
两次,不一样。他分别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第一次只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则看到了很多鸟。这是因为作者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傍晚,鸟都在树上栖息了,所以没有看到鸟。第二次去的时候是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这时正是鸟活跃的时间,所以作者看到了很多鸟。
10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11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句解:交代了“我们”第二天去“鸟的天堂”的时间。早晨,阳光灿烂明亮。】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段解】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间是早上。
12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⑥
【段解:“起初、后来、便、接着”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按时间顺序叙述鸟儿飞出来的情形,条理清晰,写出了鸟的数量多。】
1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xiá)⑥,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句解:鸟的数量之多,令人应接不暇。“应接不暇”指鸟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
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拟人)【句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在“天堂”里活
泼、自由地生活,反映了作者无比惊喜和愉快的心情。】⑦⑧
【段解】描写了鸟儿繁多的热闹景象。

14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⑦。【句解:“留恋”写出了“我”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和不舍之情。】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⑨⑩
第三部分(第10~13 自然段):二历“天堂”。讲作者和他的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14 自然段):无限留恋。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结构图示
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傍晚)
南国风景如画
自然和谐美好
干:不可计数
枝:枝上生根
根:直垂地上
叶:充满生机
静态的美
第二次——群鸟
(早晨)

到处鸟声
到处鸟影
欢:叫、飞、扑
动态的美
主题感悟
主题归纳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感悟心语
走进风光旖旎的“鸟的天堂”,感受生命浓浓的绿意,让我们疲倦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群鸟和鸣共舞,人鸟和谐共处,让我们懂得了尊重生命。让我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吧!
写法练笔
写作特点:通过点面结合对鸟和鸟活动的场景进行描写。
仿写思路:点面结合是把“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有机结合地描写景物的方法。“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的形象状
态,最充分地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我的练笔: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段你在动物园里的所见所闻吧。
课后习题解答
◎朗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参考答案:这句话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因为那棵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庇护着这么多的鸟儿们在里面生活得自由自在,幸福快乐,它的的确确是一个鸟儿生活的天堂。
◎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参考答案: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在树上栖息了,没有看到鸟,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鸟的天堂”本身 ——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
课后作业篇
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这时正是鸟活跃的时间,作者看到了很多鸟,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 ——鸟热闹活动的景象。
朗读指导:第5至9自然段描写的是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重点写的是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其中第5至7自然段语调平实自然,节奏平稳,语速适度;第8自然段语调上扬,语气舒缓,读出赞叹之情;第9自然段写想看鸟而不得,要读出稍许遗憾之情。第10至13自然段描写的是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重点写众鸟欢腾的场面,其中第10、11自然段语调自然;第12、13自然段写鸟儿飞鸣的热闹场景,语调轻快,节奏鲜明,表现出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