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8 21: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对下列画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D.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如会同,端章甫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风乎舞雩 D.鼓瑟希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异乎三子者之撰
A.加之以师旅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二、解释
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________) (2)则何以哉(________)
(3)加之以师旅(________) (4)为国以礼(________)
三、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生只能写故乡主题的作家,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成为美国作家威廉 福克纳那样一辈子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邮票般大小的故乡”生活的作家;二是成为逃离故乡定居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一辈子在书房里依赖故乡记忆写作的作家。但单单写故乡美好景物与风土人情,是没法让一位作家真正深刻起来的,作家一旦开始用“美图秀秀”式的写作方式来写故乡主题,通常也就到了江郎才尽的时候。海明威说过,辛酸的童年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历练。而童年的痛苦记忆,往往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莫言很早就提出了“超越故乡”的观点,“对故乡的超越首先是思想的超越,或者说是哲学的超越”。如此,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一名自由的写作者。
新生代的年轻写作者,更喜欢写科幻、玄幻、穿越、都市等题材的作品,而对故乡题材敬而远之。坚持写故乡主题的主流作家们,其笔下的故乡也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味道了。这个时候,更期待有“逆子型’’的作家,去勇敢触碰故乡的隐秘与疼痛,写出令人震撼的、可以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
6.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两种可能”后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电视剧《都挺好》瞄准原生家庭对子女未来生活的影响,引发热议。首播平台:浙江卫视、江苏卫视。
B.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好一派灿烂春光。
C.他用鼻孔哼一声,说:“你是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的。”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痛苦记忆能否得到正视并被超越,会成为一种考验
B.能否正视并超越这种痛苦记忆,会成为对作家们的一种考验
C.这种痛苦记忆能否得到正视并被超越,会成为对作家们的一种考验
D.能否正视并超越这种痛苦记忆,被看作是对作家们的一种考验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家才能真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一名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自由的写作者。
B.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一名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自由的写作者。
C.作家才能真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一名自由的写作者。
D.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自由的一名写作者。
四、语言表达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师生共话志向,各言其志,轻松、和谐、畅快,不落窠臼、不入俗套,侃侃而谈……这样的课堂是让人向往的,这样的老师也是让人敬佩的。
作为学生,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课堂和老师?请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要求:用语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80字。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B.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C.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D.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暂代官职。类似词语还有“权”,也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如《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B.司马:西周始置,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
C.寡人:在始皇帝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后世一般官员也可自称“寡人”。
D.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两君为讲和而来会盟时,不应该有夷狄之乐等,这也印证了孔子“军事方面的活动,必须要配备非军事方面的人才”的建议。
B.夷狄之乐被叱,景公惭愧;优倡侏儒的戏被责,景公害怕动容。这些都是因为景公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孔子。
C.景公采纳了齐国主事官吏的建议,把从前从鲁国郓、汶阳、龟阴等地抢夺的田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
D.孔子认为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墙,而费邑的城墙被拆,是在公山不狃、叔孙辄被彻底打败之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2)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试题分析:C项,撰:才能。
2.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A项,章甫, 古代礼帽的名称,名词活用为动词,此处为“戴着礼帽”。
B项,小,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相。
C项,风,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吹风。
D项,鼓, 名词活用作动词,弹奏 。
故选B。
【点睛】
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
3.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例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三子者之撰异,意思是:跟他们三人的志向不一样。
A项,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师旅加之。意思是:将武力强加给它。
B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吾也。意思是: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
C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则以何哉。意思是:那么靠什么呢?
D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毋以吾也。意思是: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大),而什么都不说。
故选A。
【点睛】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的句式,就叫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含以下内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和固定句式。
4.C
【详解】
试题分析:C项,“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错,应该是“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
5.(1)介词,因为。 (2)动词,用、做。 (3)介词,用。 (4)介词,用。
【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的意思是: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所以“以”为介词,“因为”的意思。
(2)“则何以哉”的意思是:那么用什么呢?所以“以”为动词,“用、做”的意思。
(3)“加之以师旅”的意思是:把侵略的军队加在这国家上。所以“以”为介词,“用、把”的意思。
(4)“为国以礼”的意思是:用礼治理国家。所以“以”为介词,“用”的意思。
【点睛】
文言虚词,的语法分析法是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6.A
7.C
8.A
【分析】
6.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文中“两种可能”后的冒号作用是表示注释和说明。
A项,冒号的作用是表示注释和说明。
B项,冒号表示总结上文。
C项,冒号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D项,冒号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故选A。
7.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前面说的是“童年的痛苦记忆”,根据句子主语的一致性,括号中的句子主语应为“这种痛苦记忆”,可排除B、D两项;由语境可知,所填内容应强调“这种痛苦记忆”是对作家的一种考验,排除A项。
故选C。
8.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解脱”与“压力”不搭配,可将“解脱”改为“摆脱”;二是语序不当,应将“一名”移至“不再”前。
A项,正确。
B项,搭配不当,“解脱”与“压力”不搭配,可将“解脱”改为“摆脱”。
C项,语序不当,应将“一名”移至“不再”前。
D项,搭配不当,“解脱”与“压力”不搭配,可将“解脱”改为“摆脱”;语序不当,应将“一名”移至“不再”前。
故选A。
【点睛】
标点符号有一定的提示性作用,注意几个具有提示性作用的标点符号:(1)冒号、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2)分号、顿号:引导并列关系;(3)双引号:援引观点、强调特称、反语讽刺;(4)括号:补充说明;(5)问号:设问引出话题,反问表达态度的倾向性,疑问表达不确定性,可能带有倾向性。
9.示例一 孔子的课堂正是“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体现。老师,要用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其勇于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示例二 对于学生,教师应是亦师亦友的身份。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喜欢你就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课堂上注意知识与情感的交融,以良好的课堂氛围去感染学生,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让孩子觉得老师值得信任和尊敬,感觉亲切而愿与之交流。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针对“课堂和老师”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进行阐发,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深刻认识。
10.D
11.C
12.D
13.(1)我们两国君主是为了讲和而来会盟的,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可以用在这个场合呢!请让管事的官员叫他们下去吧!
(2)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虚礼文辞来谢罪。君主如果心里不安,就用实际行动去谢罪吧。
【解析】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宾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费人攻之”的“之”为代词,作宾语,代指鲁国国都,“费人”作主语,这是独立完整的句子;“弗克”指的是费人没有攻克鲁国国都,这也是完整句子,所以“费人攻之”和“弗克”这里要断开。故排除A、B项。
“乐颀下伐之”的“之”为代词,作宾语,“乐颀”作主语,“下伐”作谓语,这是独立而完整的句子,前后要断开。“费人北”的“费人”为名词,作主语,“北”失败逃走,作谓语,这是完整的句子,前后需要停顿。故“乐颀下伐之”和“费人北”这里要断开。故排除C项。
故选D。
11.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后世一般官员也可自称‘寡人’”错,一般官员不能自称寡人。寡人是皇帝的自称,哀家是皇后的自称,中国过去的皇帝自称寡人,孤家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墙”错,原文说“大夫毋百雉之城”,只是说大夫不能筑“百雉之城”。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好:交好;会:会盟;何为:为什么,何故;有司:管事的官员。
(2)过:过错;谢:道歉,认错;文:言辞;悼:不安,悲伤,哀念。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鲁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与齐国和解。到了夏天,齐国大夫黎鉏对景公说:“鲁国起用了孔丘,势必危及齐国”。于是齐景公就派使者告诉鲁国,说要与鲁定公行友好会晤,约定会晤的地点在夹谷。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毫无戒备地前去赴约。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正好代理宰相的职务,他对定公说:“我听说办理外交必须要有武装准备,办理武事也必须有外交配合。从前诸侯出了自己的疆界,一定要带齐必要的官员随从。请求您安排左、右司马一起去。”定公说:“好的。”就带了左、右司马一道去。定公在夹谷与齐侯相会。在那里修筑了盟坛,坛上备好席位,设置了三级登坛的台阶,用国君相遇的礼节相见,拱手揖让登坛。双方互相敬酒的仪式完毕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快步上前请示说:“请开始演奏四方各族的舞乐”。齐景公说:“好的。”于是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有的头戴羽冠,射披皮衣,有的手执矛、戟、剑、楯等武器也跟着上台了,喧闹着一涌而上。孔子见状赶忙跑过来,一步一阶快步登台,还差一级台阶时,便扬起衣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国君为和好而来相会,为什么在这里演奏夷狄的舞乐,请命令管事官员叫他们下去!”主管官员叫乐队退下,他们却不肯动,齐景公心里很惭愧,挥手叫乐队退下去。过了一会儿,齐国的管事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乐曲”。景公说:“好的。”于是一些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都前来表演了。孔子看了又急跑过来。一步一阶往台上走,最后一阶还没有迈上就说:“普通人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请命令主事官员去执行!”于是主事官员依法将他们处以腰斩,叫他们来个手足异处。齐景公大为恐惧,深深触动,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很惊恐,告诉他的大臣们说:“鲁国是用君子的道理来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仅拿夷狄的办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鲁国国君,这该怎办呢?”主管官员上前回答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向人家道歉认错;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花言巧语来谢罪。您如果恐惧,就用具体行动来表示道歉吧。”于是齐景公就退还了从前所侵夺的鲁国郓、汶阳、龟阴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并悔过。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的夏天,孔子对定公说:“臣子的家中不能收藏武器,大夫的封邑不能筑起高一丈长三百丈的城墙。”于是就派仲由去当季氏的家臣,打算拆毁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封邑的城墙。这时,叔孙氏首先把郈邑的城墙拆了。季孙氏也准备拆费邑的城墙,公山不狃和叔孙辄就带领费邑的人袭击鲁国国都。鲁定公和季孙、孟孙、叔孙三人就躲进了季孙的住宅,登上了季武子台。公山不狃率领的费邑人进攻他们,没有能打进去,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下台来攻打他们,费邑人失败逃走,鲁国人乘胜追击,在姑蔑把他们彻底击溃。公山不狃、叔孙辄两人逃到了齐国,于是拆毁费邑的城墙。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