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京杭大运河
唐三彩
战乱、分裂
1、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589年,统一南北,结束分裂。
2、巩固
(1)广设仓库: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预备水旱赈济
(2)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
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杨
坚
一、隋朝兴亡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材料一: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1)为何修建大运河?
(2)修大运河的条件?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控制
①经过开皇之治,隋炀帝时经济实力有所恢复;
②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③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修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利:①贯通南北,巩固统一;
②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③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④促进了中原与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弊:
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②开凿过程中滥用刑法,激化阶级矛盾,催化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3.炀帝亡隋
隋亡的原因:
杨
广
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③隋炀帝遇弑标志着隋朝灭亡。
暴君≠昏君(隋炀帝无德但有功)
隋炀帝三征高丽、兴修大运河,可见其有政治抱负,但在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却忽略的百姓的承受能力,是一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
【思考】怎样评价隋炀帝?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
626年,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继帝位,其统治时期政治开明,史称“贞观之治”。
(1)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2)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2.唐高宗皇后武则天于高宗死后不久,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其统治时期史称“武周政治”。在她当政期间,尽管政坛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
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其统治前期达到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 吐蕃、回鹘、云南是也。
——《新唐书·四夷传序》
(二)民族关系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贞观初年,唐军大破东突厥,擒获颉利可汗。
天可汗
640年,唐太宗灭高昌,设安西都护府。
唐与突厥
唐高宗时灭西突厥。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唐与吐蕃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引导
现在的布达拉宫
《旧唐书·吐蕃传》:
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 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 表求婚。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 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材料引导
穆宗长庆元年(821)唐蕃双方在长安会盟,重申甥舅之好,结束对抗状态;第二年唐朝使者又到逻些(今拉萨),双方设坛 证盟;第三年赤祖德赞刻石立碑, 史称“长庆会盟”。
唐与回纥、靺鞨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正当唐王朝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与他的部将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
那么,这场叛乱是如何发生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5第二段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安史之乱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藩镇割据
763年,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但是,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从此,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各地陆续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藩镇割据
皇帝权威下降
中央集权被削弱
地方势力增强
唐朝衰落
朱温篡唐
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
公元907年
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形势图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革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课堂检测
1.最终结束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的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答案】A
【解析】A.南北朝时期,北周灭北齐,隋取代北周后灭陈统一全国,故A正确。
B.唐朝在隋朝之后,故排除B。
C.五代十国之后是北宋,故排除C。
D.元朝灭南宋后统一全国,故排除D。
故选A。
2.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是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 周边少数的民族入侵 B. 统治集团的内讧变乱
C. 宦官擅权和外戚临朝 D. 横征暴敛及苛政黩武
【答案】D
【解析】A.周边少数的民族入侵并非秦朝与隋朝灭亡的原因,故不选A。
B.统治集团的内讧也不是主要原因,故不选B。
C.隋朝没有出现宦官擅权和外戚临朝,故不选C。
D.结合所学可知,秦二世与隋炀帝都实行暴政,故都是二世而亡,暴政往往表现为横征暴敛及苛政黩武,故D正确。
故选D。
3.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是()
A. 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
B. 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C.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
D. 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答案】C
【解析】
C.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设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乾隆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因此,这些措施根本上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故C符合题意。
A.题干措施主要是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是强化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故A错误。
B.题干主要是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B错误。
D.题干的措施的作用主要不是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故D错误。
故选C。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 )
A. 青瓷 B. 白瓷 C. 青花瓷 D. 彩瓷
2.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氏、皇后长孙氏、唐睿宗的皇后窦氏,都是鲜卑人后裔。这说明( )
A. 唐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B. 鲜卑人是唐朝的统治民族
C. 唐朝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D. 唐朝对鲜卑实行和亲政策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两句诗反映的是谁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
A. 唐高祖统治时期 B.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
4.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知推知( )
出处 记述
《田令》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A.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5.“中国”在英文中被称为China是因中国古代在海外畅销的某一手工业产品而得名,该产品是( )
A. 纸张 B. 瓷器 C. 指南针 D. 青铜器
6.据史料记载,公元8-10世纪时,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超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专门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还出现了一些将舶来的商品进行加工的新型行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并得到发展 B.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
C.中国的海外贸易地域更加辽阔 D.广州外贸发达已成为国际化都市
7.唐代中叶飞钱的出现,是金融市场交易的一大特色。民间悝史云:“有士鬻产于外得钱数百缗,惧以川途之难赍也,祈所知纳钱于公藏,而持牒以归,世所谓便换(即飞钱)者。”根据材料可知,飞钱的出现反映了
A.连年战乱限制了商品贸易的发展
B.古代货币纸币化的趋势,直接导致交子出现
C.长途大宗贸易发展,货币汇兑交易兴起
D.受政治特权干预,违背了市场规律
8.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派卫青反击匈奴
C.开凿大运河
D.发动玄武门之变
9.唐朝李氏属于关陇士族集团,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
A.维护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利益
B.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
C.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10.隋朝统治者鉴于前代法律“条流苛密……烦而不要”,最终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的弊端,制定《开皇律》,新律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隋朝新律的规定反映出
A.前代律法的随意性
B.隋炀帝统治的残暴
C.三教合流思想盛行
D.法律文明程度提高
11.如果想要了解唐太宗执政的功过是非,可以参阅以下哪一史著?
A.《史记》
B.《史通》
C.《资治通鉴》
D.《文史通义》
12.隋文帝的下列功绩和措施,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B.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C.开创三省六部制度
D.创立科举制
13.“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文中描述情景的最有可能出现在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清朝北京
14.上(唐宪宗)顾谓宰臣(崔群)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下列选项中,符合崔群回答的是
A.前期承贞观之治,国力强盛;后期与周边政权交恶,国力衰退。
B.前期躬勤庶政,得贤臣辅佐;后期承平日久,安于逸乐,远君子近小人。
C.前期中央集权巩固,人心思安;后期“外轻内重”,地方实力严重削弱。
D.前期三省宰相共同议事,制约皇权;后期乾纲独断,政治腐朽。
15.唐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监察,曾设立十道按察区(后增至十五道),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材料表明
A.加强对地方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监察官不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
C.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 D.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历史趋势
二、材料解析题
16.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陆上交通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通往今天的亚欧非的许多国家。海上交通,向东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朝丝绸之路上,由各国商贾、使节带来的手工器物和动植物种类繁多、异彩纷呈。中国与萨珊波斯一直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双方使者不断。相互之间除了政治声援,还有多彩的文化交流景观,不论是作为物质文化代表的金银器,还是作为精神文化的景教、摩尼教,都从波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阿拉伯文献中对中国物产、工艺传入的记录,以及大量瓷器、丝织品的考古发现,都说明了中国文化西渐的深度和广度。
——据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
材料二 唐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鼓励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周边邻国纷纷遣使建交并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当时与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中外贸易广泛开展,唐都长安外商云集,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唐政府下令保护,绝不盲目排外。在此背景下,大量外来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传入,唐朝兼收并蓄,积极的借鉴吸收。
——摘编自徐敏《唐前期的改革和兴盛》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王朝采取上述措施的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712-770年),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忆昔》 ----杜甫《春望》(757年)
(1)指出材料中的二首诗分别与唐朝的哪些历史事件相关,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杜甫的诗对研究这些历史事件有什么价值?若要对这些历史事件作进一步研究,还可寻找那些途径或方法?
答案
B
C
C
D
B
D
C
A
C
D
C
B
A
B
C
16.【答案】(1)对外交往范围广泛;海陆并举;东西方双向交流;交往形式多样。
(2)措施: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对外交往;重视发展中外贸易;兼收并蓄外来文化。原因:唐朝国力强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17.【答案】 (1)《忆昔》反映的是开元盛世;理由:诗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并描述经济繁荣的景象;《春望》与安史之乱有关;理由:写作时间757年,“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
2)价值:杜甫的诗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作为研究这些历史事件的直接证据;但诗歌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这些事件的表现、影响等,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可作为研究的间接证据。途径:寻找反映这些事件的文献资料或有关实物,相互印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