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堂导入:五代政权更迭
后梁
907年,朱温创建
923年,亡于后唐
后唐
923年,李存勖创建
936年,亡于后晋
后晋
936年,石敬瑭创建
946年,亡于契丹
后汉
947年,刘知远创建
950年,为后周取代
后周
951年,郭威创建
960年,为北宋取代
1.北宋的建立与分裂局面的结束
宋太祖赵匡胤
(1)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结束分裂局面: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背景: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君臣围炉夜话,治安天下
(2.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①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财政(制钱谷):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内容
材料一 (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制治于未乱故也。
——司马光《涑水记闻》
(2.2)分散各级机构权力,使其相互控制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①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二府三司
材料 “拱圣下千都虞侯朱记”(右图)是北宋初年的禁军铜印。
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军政机构进行了改造,禁军不设最高军职,分为侍卫司等三个部分,号称“三衙”,三衙的指挥官均由皇帝任命。“拱圣”为侍卫司马军都指挥使司所辖部队之一,宋太宗时建立,驻守京城。都虞侯是这支部队的副长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初统治者改造禁军的措施,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拱圣下千都虞侯朱记”铜印
措施及作用:
①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削弱了地方的军事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禁军不设最高军职、权力分散、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命,加强了专制皇权。
②地方: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州一级增设通判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目的: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即分散地方机构权力。
四监司
(2.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北宋文官出行图
【想一想】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具有怎样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特点:(1)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从集中兵权入手,全面分割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2)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3)地方派文臣做知州。
(4)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将地方精锐部队调到中央组建禁军。
影响:(1)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
(2)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
政治风气。
(3)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
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1)军事危机
原因:
①北宋政府的积贫积弱;
②北宋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③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
表现:
①北部: A.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
B. 南下侵宋,逼迫签订协议;
②西北:与西夏屡战屡败,签订合议;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契丹族的崛起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北方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横府。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五代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换取契丹的军事支援,并成功夺取政权,燕云十六州被割让,此后中原政权再难收复;
北宋两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并引来辽国的报复,宋军在澶州之战中终于勉强击败辽军,迫使双方议和;
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也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党项族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西夏建立后,李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不承认这一事实,兴师问罪,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从此,长达三年之久的第一次宋夏战争全面爆发。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
内容: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北宋财政危机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及。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材料二:宋太祖建国之初,全国军队总额才22万,太宗至道时达66万,真宗天禧年间为91万,到仁宗庆历时激增到126万之多
年代 收入(贯) 支出(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材料三: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
(2) 财政危机
原因:
①扩充军队导致军费增加;
②官僚队伍膨胀导致财政支出扩大;
③战争赔款、大兴土木等导致国家财政困难,致使宋朝积贫。
1、庆历新政 ( 范仲淹 )
(1)目的:摆脱危机,巩固统治
(2)结果及影响:
失败,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1021—1086) 字介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
2、王安石变法(1069年)
(1)涉及的领域:
(2)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3)结果:
(4)失败原因?
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多领域
政府加强管理和控制,实现富国强兵
增加财政,消除赤字
实现“富国”
但强兵的效果不明显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但是,应该肯定变法的进步意义: ①变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评价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
启示:
(1)从改革的原因来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
(2)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改革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适应形势等;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3)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改革必然触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阻力、充满尖锐激烈的斗争
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一,全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及宗室、嫔妃、大臣、工匠等3000余人撤离汴京,返回北方,同时掠走金帛财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史称“靖康之变”。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127年
靖康之变
赵构应天府即帝位
临安(杭州)
宋朝(南宋)
1.建立
四、南宋的偏安
岳飞抗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精忠报国、郾城大捷、“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2.偏安
宋金对峙
战争——和议
1141年
“绍兴和议”、“岁贡”
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课堂小结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北宋建立
(960年)
军事:边疆压力、募兵过猛
政治:强化专制集权
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改革
庆历
新政
王安石
变法
南宋偏安
(1127年)
失败
课堂检测
1.“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严谨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A
2.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①实行均输法 ②兴建水利工程 ③鼓励百姓养马 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C
4.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C
5.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参知政事 D.枢密副使
D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习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各项为宋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措施的是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增设三司 D.设立行省
2.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极大削弱唐朝中央集权,宋初为防止“弱唐”局面再次出现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参知政事 B.设枢密院 C.设三司使 D.由文臣出任知州
3.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由中书门下和枢密院颁布诏书施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与抵制。这一现象体现了当时
A.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激化
C.宰相权力遭到分割 D.决策机制具有理性一面
4.史载“始置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由此,请你判断北宋在地方设置的“通判”这一职务主要行使的权力是
A.监督地方长官 B.分割地方司法大权
C.管理地方财政收入 D.分割地方军事权
5.《宋史职官志》中说,宋真宗时期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官”只是说明他可以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的权力,不但宰相为临时职务,天下无官不为临时职务,至于“非奉制敕,不得治本官事”。这直接反映了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官僚行政体制发生异化
C.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低下
D.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
6.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协议,史称“庆历和议”。关于这次和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夏取消帝号 B.西夏向宋称臣
C.宋送西夏“岁币” D.确保战争不再发生
7.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8.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大夫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君主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B.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
D.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9.宋辽边境“生息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宋辽议和( )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
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
10.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11.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 )
A.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
B.南宋政权归顺于金朝
C.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
D.宋金之间以和平为主
12.“丞相秦桧任人唯亲,使得南宋的官员阶层乌烟瘴气,地方上的税收有一部分被地方官员劫持”。由此可见,宋高宗时期的南宋政权( )
A.外强中干,守内虚外
B.吏治腐败,财政空虚
C.外戚专权,祸国殃民
D.宋金对峙,世为侄国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
材料一 (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
晋王亦曰:“迁都未便。
宋太祖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
宋太祖日:“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材料二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
黄泛区示意图
——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
答案
1.C
【详解】
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化相权,分别由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财政,故C正确;A是秦朝时期实行,排除;B是隋唐时期实行,排除;D是元代实行的地方制度,排除。故选C。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避免唐代武将掌权、藩镇割据的现象,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派文臣出任知州,D项正确;北宋初年,在中央设立的参知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别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与防止地方上出现武将擅权、藩镇割据局面无关,ABC三项错误。
3.D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宋朝皇帝颁发的指令不经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会遭到臣僚的抵制,强调的是决策机制的理性一面,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D选项符合题意;皇帝大权独揽与材料“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与抵制”说法冲突,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皇权和相权矛盾激化的问题,B选项排除;材料与分割宰相权无关,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
4.A
【详解】
根据材料“始置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置通判负责监督知州,A选项符合题意;提点刑狱司的设置分割地方的司法权,B选项排除;转运使负责转运地方的财赋,C选项排除;经略安抚使司的设置分割地方的军事权,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
5.B
【详解】
宋代官员有官、职、差等头衔,有官而无职则无实权,有职而无官则地位低下,以此牵制官员,因此是官僚行政体制发生异化,故选B;材料信息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从材料中并不能断定是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也不能直接反映官僚机构行政效率低下,排除CD。
6.B
解析:“庆历和议”规定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故选B项。
7.B
解析:从图中能发现地方机构中有“路”“县”“知州”“通判”等字样,这些信息告诉我们该图反映的应是宋代地方机构示意图。
8.A
解析: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属于对宰相权力的削弱,其结果是加强了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相位的争夺,故B项错误;监察官员的监察对象是所有官僚,是皇帝监管百官的一种手段,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否定宰相位高权重的事实,故D项错误。
9.B
解析:本题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宋辽之间边境的安定繁荣,与北宋、辽的军事力量无关。
10.A
解析:王安石变法理财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其措施主要调整了封建国家和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11.A
解析:绍兴和议以后,南宋对金称臣,南北一直呈对峙状态,故A项正确。宋金对峙,向金称臣,但后来又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故B项错误;金朝在和议之前已经进入中原地区,故C项错误;和议之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多次战争,故D项错误。
12.B
解析:从题干来看,南宋政府任人唯亲,风气不正,官员阶层乌烟瘴气,因此B项说法正确。其他三项均与题干意思不符。
13.(1)冗兵众多,老弱士兵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
(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14.利:
(1)从北宋都城的历史基础角度作答,历史上有政权曾以开封作为都城或北宋以开封为都城时间已经很久,有一定的历史基础。
(2)从北宋都城的现实意义角度作答:①从开封与洛阳长安的经济对比角度,洛阳、长安相对经济衰落,北宋开封经济相对得到发展;②从开封的交通及意义角度,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水运发达,有利于南粮北运、巩固统治。
弊:
(1)从北宋都城的气候条件及其影响角度:北宋时期气候寒冷,会使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南侵,对北宋政权造成威胁。
(2)从北宋都城的地形条件及其影响看:开封地形平坦,无山川之胜,不利于防守,为加强防御,守内虚外,容易造成冗兵。(重点在地形平坦)
(3)从北宋都城的位置条件及其影响看:开封位于黄河泛滥区,易造成周边水患泛滥,自然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