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七章 第二节
比热容(第一课时)
一天,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烧一壶水,烧到温热,发现柴火不够用了,该怎么办?有的小和尚说“马上去砍”、 “去买”、 “去借”。这时,老和尚笑了笑说: “ ”
有奖竞答
为什么不把水、、、、、、、?
体验之旅
烧温
烧开
加热时间_
加热时间长
需吸收热量多
需吸收热量_
一壶
冷水
半壶
冷水
烧开
烧开
加热时间长
加热时间短
需吸收热量多
需吸收热量少
结论1: ,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 。
结论2: ,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 。
短
少
质量相同的水
升高相同的温度
多
多
一壶
冷水
一壶
冷水
物体温度升高时需要吸收热量的多少和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温度升高时需要吸收热量的多少
和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物质的质量有关
物质升高的温度有关
物质的种类有关
探究:物体吸热的多少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学案一)
取等质量的水和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较加热的时间。
思路2:取等质量的水和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后,比较升高的温度。
思考与讨论(学案一) :
设计指南:
能口述出或写出实验的大致步骤
讨论 说出需要记录那些物理量
(控制变量法)
思路1:
水 60g
油 60g
质量
预设相同
加热时间
初温
(室温)
末温
升高温度
需测量的量
物质种类
4. 时间到了时,要马上移去并盖灭酒精灯;
但读温度计需要等温度计数值稳定(最大值)。
注意事项:
1.注意分工合作。 (观察时间,管理酒精灯、搅拌、拿温度计、记录、 )
3.用玻璃棒适当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2.加热相同时间,推荐1分半、2分钟、2分半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预设加热时间,记录初温,准备加热。
第二步:点燃酒精灯加热,留意开始加热的时间。
第三步:水和油依次加热相同时间。 到达时间后移去酒精灯,记录末温。
第四步:比较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
探究:物体吸热的多少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水
油
质量
加热时间
(吸收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 (“多”或“少”)
需测量的量
物质种类
探究:物体吸热的多少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物体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相等
相同
少
多
结论:
思考:
根据以上实验 请比较1kg的水和油, 都升高1℃时 需吸收的热量谁多谁少?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
水
油
质量
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多/少)
物理量
物质种类
1千克
比热容
大
小
沙子
更小
单位: J/(kg · ℃)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千克
多
少
更少
物质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
①水 1kg 1℃ 4.2×103 J
②水 1kg 2℃ 8.4×103 J
③水 2kg 1℃ 8.4×103 J
水
每1kg
每1 ℃
4.2×103 J
定值
水的比热容: C水=4.2×103J/(kg · ℃)
物理意义:?
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 J
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为4.2×103 J
[J/(Kg·℃)]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值不同。
0.14 ×10
水银
1.8 ×10
蓖麻油
0.39 ×10
铜
2.1 ×10
冰
0.46 ×10
铁、铜
2.1 ×10
煤油
0.84 ×10
干泥土
2.4 ×10
酒精
0.92 ×10
砂石
4.2×10
水
3
3
3
3
3
3
3
3
3
3
挑战1:任选一种物质的比热容,说出其意义。
挑战2:从上表中你还可发现什么规律?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来说,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漫步马尔代夫的沙滩----白天
热
凉
提示:因为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就少; 沙子的比热容小, 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就多。
漫步马尔代夫的沙滩----夜晚
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温度降低的少; 沙子的比热容小,所以沙子温度降低的多。
热
凉
热
凉
热
凉
总结: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条件下,
比热容大的(如海水),温度变化 ;
比热容小的(如沙石),温度变化 。
大
小
内陆地区地质干旱,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
为什么同一天吐鲁番的温差要比慈溪的大得多?
“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大。在温度变化相同时, 1、水吸收的热量最多,冷却效果最好。
2、水放出的热量最多,保温效果最好。
阅读课本147页,完成学案二中的(3)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2、地窖中放水为什么能防冻?
升高温度时
降低温度时
学以致用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一些,你能解释原因吗?
水稻育秧
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比较大,秧田里的水温度变化小,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就不致冻坏。
检测题、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铅 0.13×10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