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8 23: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应为(  )
A.146 B.92 C.136 D.238
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3、科学实验测定,正常情况下人类头发的化学组成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氢和5%的硫等.这里的碳、氧、氮、氢、硫泛指(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分子
4、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放入海。核废水中有大量放射性元素铀,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铀的原子质量是238.0 B.铀是非金属元素
C.铀的原子序数是92 D.铀的原子核内电子数为92
5、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一定表示非金属原子
B.若X为9,M为阴离子
C.X可能为16
D.若X为8,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g
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比氢原子、氧原子大,所以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可以分,原子不可分
C.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7、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的、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有关这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失去电子
B.易得到电子
C.不显电性
D.在周期表中可与氢元素占同一位
8、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A.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B.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C.走过花圃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9、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图表示。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混合物
B.该变化可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汞由汞分子构成
D.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所以氧原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B.空气组成模型
C.化学反应分类模型 D.原子结构模型
11、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空隙:B.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12、下列有关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和Na+都属于钠元素
B.Na得到一个电子变成Na+
C.Na和Na+化学性质相同
D.Na和Na+质量相差很大
二、填空题:
13、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 。
(2)请你画出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3)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填序号)。
①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4)已知M2+与R-有完全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核内中子数为12,则R的质子数为 。
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铍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
(5)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6)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
15、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会从微观的角度看世界
(1)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分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滴水里大约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
材料2:在加压情况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材料一说明:
材料二说明:
请写出说明分子另一条性质的一个实例
(2)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例举了四名同学的观点:
甲同学:C的质子数与核电荷数都是16
乙同学:A、D属于同种元素
丙同学:A、B、C、D都是原子
丁同学:B与C的化学性质相似
① 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 ,
②上述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16、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三组实验。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乙),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这一现象说明 ,B烧杯的作用是 。
(4)乙同学将实验进行改进(如图丙)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了 。
(5)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丁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填“高”“低”或“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 ,同时还可以说明 。
17、分子的间隔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同学们展开了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分子的间隔大小受 的影响.
【进行实验】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对比两种物质被压缩的难易程度.
【收集证据】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得出结论】
① 增大,分子的间隔 .
②分子的间隔大小还与 有关.
【反思评价】分子的间隔大小还受 的影响,且影响结果是 .为了验证此观点,你的实验方案是 .
【表达交流】性质决定用途.上述分子间隔的影响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C 5、B 6、C 7、C 8、C 9、B 10、A
11、A 12、A
二、填空题:
13、答案:(1)Na;7;
(2);
(3)②;
(4)9。
14、答案:(1)4;金属;
(2)质子数不同;
(3)三;金属;
(4)得到;S2-;
(5)最外层电子数;
(6)增加。
15、答案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隙;远处能闻到花香.
(2)①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故填:丙,D是阳离子;
②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填:A.
16、答案:(2)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对比;
(4)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低;分子间有间隔或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17、答案:【作出猜想】压强;
【收集证据】吸入水的注射器很难被压缩;吸入空气的注射器很容易被压缩;
【得出结论】①压强;变小;②物质的状态;
【反思评价】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取一杯冷水加热,水会从烧杯中的溢出;
【表达交流】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