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八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化学试题
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答案必须全部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N:14 O:16 Zn:65 Cu:64 Ag:108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人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由“碳素燃料文明时代”过渡至“太阳能文明时代”(包括风能、生物质能等太阳能的转换形态),届时人们将适应“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w.w.k.s.5.u.c.o.m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碳素燃料
B.发展太阳能经济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目前研究菠菜蛋白质“发电”不属于太阳能文明
2.我国成功研发出133Cs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一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一秒,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133Cs的质子数为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3Cs的核电荷数为133 B.133Cs和137Cs互为同位素
C.133Cs原子核外有78个电子 D.铯(Cs)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缓慢
3.某烃的分子式中含有一个苯环,两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碳碳叁键,则它的分子式可能为( )
A.C9H12 B.C17H20 C.C20H30 D.C12H20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5.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
A.(CH3)2CHCH2CH2CH3 B.(CH3)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6.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苯的分子数约为NA个
B.常温下,在18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C.标准状况下,17g NH3所含共价键数为NA个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7.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化氢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1mol此氯代烷可与7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CH2=CH2 B. CH3CH3 C. CH3CH=CH2 D.CH3CH2CH=CH2
8.键线式是表示有机分子结构的最常用的方法,它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用锯齿状的折线表示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情况,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如:CH3—CH2—CH=CH—CH2—CH3 的键线式为: 、苯的的键线式为:。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贮存太阳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经过太阳光照转化成为四环烷(Q)的反应为如右图所示,其中右图分别表示有机物原降冰片二烯(NBD)、四环烷(Q)的键线式,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BD的能量比Q的能量低 B.NBD和Q互为同分异构体
C.NBD能发生加成反应而Q不能 D.NB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Q能
9.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乙醇、苯、硝基苯 B.苯、己烷、溴苯
C.苯、乙酸、己烯 D.苯、乙醛、乙酸、
10.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B.形成原电池 C.制取乙酸乙酯 D.石油的蒸馏
11.下列各组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A.微粒半径:Na+>K+>Cl->S2- B.稳定性: HI> HBr>HCl>HF
C.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 D.熔点: HI> HBr>HCl>HF
12.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 ΔH=-197 kJ·mol-1,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SO3 2 mol B.SO2和SO3共2 mol
C.放出197 kJ热量 D.含氧原子共8 mol
13.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
A.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碘和干冰的升华 D.食盐和冰的熔化
14.有反应mA(g)+nB(g)wC(g),测得在同一时间内A每分钟减少0.15 mol·L-1,B每分钟减少0.05 mol·L-1,C每分钟增加0.1 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n∶w=3∶1∶2
B.体积和温度不变时,若在前10s内A减少了xmol,则在前20s内减少小于2xmol
C.体积和温度不变时,随反应进行压强逐渐下降,一段时间后压强保持恒定不变
D.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15.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耗氧量最多 ( )
A.C3H8 B.C2H6 C.C4H10 D.C5H12
16.下列实验操作或步骤正确的是( )
A.在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在大试管中加入药品的顺序是乙醇、浓硫酸、乙酸,
反应时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入到饱和NaOH溶液中
B.做CH4与氯气取代反应实验时,将装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大试管直接放在
强光下照射
C.为验证钠可以和乙醇反应生成氢气,将少量钠单质放入到含40%乙醇的饮用白酒中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为测定其是否发生水解和是否完全水解,需使用到的试剂有NaOH溶液、碘水和新制Cu(OH)2悬浊液
17.把4种不同体积或不同浓度的X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mL 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并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20mL,3 mol·L-1 B.20mL,2 mol·L-1
C.10 mL,4 mol·L-1 D.10 mL,2 mol·L-1
18.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也一定是Y2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D.若Y的最高正价为+ 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 m
19.防治禽流感病毒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八角茴香属于草本植物,是我国民间常用做烹凋的香料。医学研究成果显示.从八角茴香中可提取到莽草酸,莽草酸有抗炎、镇痛作用,也是合成对禽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一种药物“达菲”的前体。莽草酸的结构简式为(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405 B.莽草酸的分子之间可能发生酯化反应
C.莽草酸分子结构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莽草酸不能使溴水褪色
2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②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
③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溴: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 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塑料、橡胶和光导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⑥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A.①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⑥
21.下表给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对此有下列一些说法:
①CaCl2属于离子晶体 ②SiCl4是分子晶体
③一个SiO2分子由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 ④MgCl2在熔化状态不能导电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仅① B.①和② C. 仅② D.①、②和③
22.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即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与水的混合物,使其与沙粒结合,形成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能拦截、蓄积雨水作用。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聚丙烯酸酯有固定的熔沸点 B.聚丙烯酸酯的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COOR
C.聚丙烯酸酯能发生加成反应 D.合成聚丙烯酸酯的反应属于缩聚反应
23.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 )2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24.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得到VaL气体。向等质量该有机物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可得到VbL气体(不考虑溶于水的气体),已知在同温同压下Vb>Va,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
A.CH2OHCHOHCH2OH B.HO(CH2)2COOH
C.HOOC—COOH D.CH3CH2CH2O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25.(6分)(1)硬脂酸甘油酯皂化反应方程式为 ,欲分离出硬脂酸钠,应采用的方法是:①用滤纸过滤②用分液漏斗分液③加热蒸发④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 ) A.④③ B.④② C.①③ D.④①
(2)在某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NO2和1mol C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O2+COCO2+NO,下列事实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NO2的消耗速率与CO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26.(14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符号为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 ,B的结构式为 。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 。
(4)写出由X、Z、L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Z2H4和ZO2是一种双组分火箭推进剂。两种物质混合发生反应生成Z2和X2O(g),已知8g气体Z2H4在上述反应中放出142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27.(12分)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来制备抗凝血药,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 —OH直接与苯环相连的有机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一种同系物常温下呈气态,在装修材料中挥发出来对人体有害,则A的结构简式是 。
(2)B→C的反应类型是 。
(3)E的结构简式是 。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与溴单质反应 b.能与金属钠反应
c.1molG最多能和3mol氢气反应 d.分子式是C9H7O3
(6)写出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苯环、属于酯类的结构简式:
28.(12分)锌锰干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其基本构造如右图所示。
(1)锌锰干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电路中每通过0.4mol e—,负极质量减少 g;工作时NH4+离子在正极放电产生2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分子是含10 e—的微粒,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某研究小组对电池内黑色糊状物进行了下列实验
已知: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上述无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生成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存在Zn2+离子
② 无色溶液中存在NH4+离子
(3)利用残渣中分离出的MnO2,研究其在H2O2制O2过程中的作用。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加入分液漏斗中,分别进行2个实验(气体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序号 烧瓶中的物质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与解释
实验一 足量MnO2 收集到56mL气体 MnO2做催化剂
实验二 足量MnO2和稀硫酸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收集到112 mL气体
实验一、二中参加反应的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实验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在测量气体体积时,除要注意待气体温度恢复至室温、平视读数外,还需要注意
。
29.(8分)某有机物A有C、H、O三种元素组成,现取18 g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将燃烧产物全部依次通过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后,固体质量的增加依次为10.8g和26.4g,
求:(1)A的最简式是
(2)若常温下A是气体,则A的结构简式是
(3)若A低于16℃时是无色晶体,且有酸性。则A的分子式是
(4)若0.1molA含9.6g氧,且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成酒精,则A的名称为
温州市八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化学试卷
答卷纸
25.(1) ( )(2)
26.(1) ; ; 。
(2) , 。(3) 。
(4) 。
(5) 。
27.(1) 。(2) 。(3) 。
(4) 。
(5)( )(6)
28.(1) ,
g; 。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上述无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 生成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存在Zn2+离子
② 无色溶液中存在NH4+离子
(3)
序号 烧瓶中的物质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与解释
实验一 足量MnO2 收集到56mL气体 MnO2做催化剂
实验二 足量MnO2和稀硫酸 黑色粉末部分溶解,收集到112 mL气体
; ;
29.(1) (2)
(3) (4)
温州市八校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一化学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D B B A D B C D B D C B
题序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C D B D A C B C B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2分)
25.(6分)(每空2分)
(1)
D
(2)B D
26.(14分)(1)O (1分) 第三周期第ⅢA族 (1分) Al>C>N>O>H(2分)
(2) (2分) (2分)
(3) 34 (2分) (4)NH4+ + OH- =NH3 H2O(2分)
(5) 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6kJ/mol(2分)
27.(12分) (1)CH3CHO (2分) (2)取代反应 (1分)
(3) (2分)
(2分)
(5)a、b(2分) (6)邻、间、对三种(间、对答案略)(3分)
28.(12分)(1)Zn—2e— ==Zn2+ (1分) 13.0g (1分)
2NH4+ + 2e— ==2NH3↑+H2↑(2分)
(2)①白色沉淀逐渐溶解,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分)
②将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的一端置于试管口 (1分)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分)
(3)MnO2做氧化剂,生成Mn2+离子(1分)
1∶1 (1分) H2O2+2H+ +MnO2 == Mn2+ +2H2O+O2↑(2分)
上下移动B管,使A、B两管中液面相平(1分)
29.(8分)(每空2分)
(1)CH2O, (2)HCHO, (3)C2H4O2, (4)葡萄糖
物质 SiO2 MgCl2 CaCl2 SiCl4
熔点(℃) 1723 712 782 -68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许 答 题★………………………★密 封 线 内 不 许 答 题★………………………★密 封 线 内 不 许 答 题★……………………………
试场号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