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自主阅读推荐《世说新语》 整本书阅读教学例谈课件(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自主阅读推荐《世说新语》 整本书阅读教学例谈课件(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21:2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世说新语》
整本书阅读教学例谈
化零为整
由浅入深
读前导读课
阅读推进课
读后交流课
遥远的绝响
——《世说新语》导读
你知道吗?
望梅止渴、难兄难弟、鹤立鸡群、七步成诗
割席分坐、卿卿我我、东床快婿、管中窥豹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标新立异、拾人牙慧
楚楚可怜、渐入佳境······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堂侄,长沙王刘道怜的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 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他组织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本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类。
魏晋名士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他们因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故后人合称为“三曹”。
“建安七子”: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gàn、阮瑀yǔ、应玚yìngyáng、刘桢七人。因曹丕《典论·论文》里曾以此七子并举,且予赞扬,故得名。
“竹林七贤”:指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
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
东汉末年,皇权式微(衰微,衰败),宦官、外戚交替专权,党争激烈,当时一些不愿随波逐流、独立不羁的官僚士大夫品评人物、抨击时政,时称“清议”。这些清流名士后来多遭受“党锢”之祸,丢官丧命,牵连九族,使得许多刚正不阿之士对政治丧失了信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
末年,司马昭专权,有当皇帝的野心,所以当时的皇帝曹髦máo就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皇位。对于司马氏集团的政治野心和专权、篡权行为,不少正直之士是极为反感的,但是又不敢刚正直言,以免在改朝换代之中像清流之士一样遭受杀身灭族之祸。他们慑于统治者的淫威,为了保全性命,于是就开始回避现实,不谈政治,明哲保身,甚至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讲自己不想讲的话,行为放荡不羁,“皆以任放为达”,这种处世之道被后世称为“魏晋风度”。
第一则:礼岂为我辈设也?(阮籍)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 ,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lú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1]这几段选自《世说新语》卷23《任诞篇》。 任诞指任性放诞
阮籍
任性不羁、嗜酒狂放、不拘礼法的洒脱个性.
第二则:雪夜访戴(王子猷)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卷23《任诞篇》。
第三则:东床坦腹[1] (王羲之)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1]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卷六《雅量篇》。
第四则:效岳游遨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1]本篇选自《世说新语》卷十四《容止篇》。
【思考与练习】
1.通读《世说新语》,摘抄你喜欢的3则故事,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依据《世说新语》,对比嵇康与阮籍的异同,体会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阅读推进课
初读,知梗概。
精读,赏人物。
品读,能联系。
比读、能拓展。
目录






阮籍人物形象





一、有情有义的放荡君子
二、委曲求全的魏国忠臣
三、潇洒随性的竹林贤者
······
有情有义
放荡君子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任诞》第七则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任诞》第八则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
《任诞》第二则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任诞》第九则
一、有情有义的放荡君子
01
03
04
02
《任诞》第十三则
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亦欲作达。步兵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世说新语·德行》)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世说新语·任诞》五)
晋文王功德盛大,坐席严静,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世说新语·简傲》)
二、委曲求全的魏国忠臣
《简傲》第二则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排调》第四则
4.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栖逸》第一则
阮步兵啸,闻数百步①。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
三、潇洒随性的竹林贤者





一、仪容伟岸的的嵇康
二、气度非凡的嵇康
三、刚烈嫉恶的嵇康
四、从容淡然的嵇康
《容止》第十一则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容止》第五则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仪容伟岸
一、仪容伟岸的的嵇康
《伤逝》中的第二则
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未。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递若山河。”
《任诞》第一则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气度非凡
二、气度非凡的嵇康
《言语》第四十则
周仆射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数人,王公含笑看之。既坐,傲然啸咏。王公曰:“卿欲希嵇、阮邪?”答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简傲》第三则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穗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
《栖逸》第二则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土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栖逸》第三则
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刚烈嫉恶
三、刚烈嫉恶的嵇康
《德行》第十六则
王戎云:“与稽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雅量》第二则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从容淡然
四、从容淡然的嵇康
四、探究人物刻画手法
五、欣赏叙事风格
三、分析志人小说艺术特点
分小组展示任务
一、感受魏晋名士风度
二、挖掘“纵情”原因
《世说新语》
阅读展示课
前言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目录
感受魏晋名士风度





挖掘“纵情”原因
分析志人小说艺术特点
探究人物刻画手法
欣赏叙事风格
壹、感受魏晋名士风度(一、二组)
至情王戎
(1)重父母之情。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德行第一)
(2)重儿女之情。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伤逝第十七)
(3)重夫妻之情。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遂恒听之。
(惑溺第三十五)
(4)重朋友之情。
王濬冲为尚书令,……邈若山河。”
(伤逝第十七)
观点一:在官场沉浮中迷失了自我,一味追求名利,陷于世俗。
观点二:王戎这么做是伪装吝啬,避祸乱世的 “自晦”之举。
王戎真的吝啬吗?
一、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吏。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德行·二十一》
二、王戎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遗筒中笺布五端,戎虽不受,厚报其书。《雅量第六 》
三、后人为其开脱
1.孙盛《晋阳秋》说道:“戎多殖财贿,常若不足。或谓戎故以此自晦也。”
2.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云:“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
3.戴逵又说:“运有险易,时有昏明。如子之言,则蘧瑗、季札之徒,皆负责矣。自古而观,岂一王戎也哉!”
4.南朝人刘孝标则云“戎性通任”.
贰、挖掘“纵情”原因(三组)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
——宗白华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叁、分析志人小说艺术特点(六组)
肆、探究人物刻画手法(五组)
伍、欣赏叙事风格(四组)
能联读,会思考
课后作业:
1.对比《世说新语》中王戎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形象,你能找出他们的异同吗?
2.对比《世说新语》和《晋书》中某一人物的描写,如阮籍,你能找出他们写法上的不同吗?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