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数No. 主备人: 初审人: 复审人:
第 周 星期 授课人: 学生:
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习题课
一、学习目标 加深对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二、学前准备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有哪几种方法吗?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还知道两条直线平行有哪些性质吗?
三、探索思考
练习:让我先试试,相信我能行!
1.如图1,若∠1=∠2,那么_____∥______,根据___ __。
若a∥b,那么∠3=_____,根据___ __。
(图1) (图2) (图3) (图4)
2.如图2,∵∠1=∠2,∴_______∥_______,根据___ _____。
∴∠B=______,根据___ _____.
3.如图3,若AB∥CD,那么________=_______;若∠1=∠2,那么_____∥_____;
若BC∥AD,那么_______=_______;若∠A+∠ABC=180°,那么______∥_____
4.如图4,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如果第一次拐的角是136°(即∠ABC),那么第二次拐的角(∠BCD)是 度,根据___ 。
四、典型例题
例1.已知:如图1,直线a与b被c所截,∠1=∠3,求证:∠3+∠6=180°
标:在图中标注已知条件和根据已知条件能推出的结论;联:已知∠1=∠3 这个条件不能直接用,考虑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等隐含条件,因为∠2与∠3是对顶角,并且相等,从而得到∠1=∠2,于是a∥b,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论。写:写出证明过程。
证明:∵∠2=∠3( )
又∵∠1=∠3(已知)
∴∠1=∠2( )
∴a∥b( )
∴∠6=∠7( )
∵∠3+∠7=180°( )
∴∠3+∠6=180°(等量代换)
想一想:还有其它证明方法吗?
例2.已知:如图3,EF⊥AB,CD⊥AB,∠1=∠2,∠AGD=78°,求∠ACB的度数。
证明:∵EF⊥AB,CD⊥AB(已知)
∴EF∥CD( )
∴∠2=∠3( )
∵∠1=∠2(已知) 图3
∴∠1=∠3( )
∴DG∥BC( )
∴∠ACB=∠AGD=78°( )
小结:本题中我们使用了平行线的哪些判定和性质?
即时训练:如图4,EF∥CD,∠1=∠2,∠ACB=70° 图4
,则∠AGD的度数是
难点透释:
1.我们在证明或计算中经常用到隐含条件,比如对顶角 ,邻补角 等等;
2.证直线平行,我们先要找是否有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者 ;如果不存在角的关系,那我们就得考虑用平行线的传递性。
3.如果遇到证明角相等,就看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就要考虑证明两直线平行,此时倘若没有直线平行,就要先考虑证平行,找出中间关系,灵活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四、课堂检测
1.已知如图1,用一吸管吸吮易拉罐内的饮料时,吸管与易拉罐上部夹角∠1=74°,那么吸管与易拉罐下部夹角∠2=_______。
2.已知如图2,边OA,OB均为平面反光镜,∠AOB=40°,在OB上有一点P,从P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的Q点反射后,反射光线QR恰好与OB平行,则∠QPB的度数是( )
A.60° B.80° C.100° D.120°
(图1) (图2) (图3)
3.如图3,已知∠1+∠2=180°,∠3=∠B,试判断∠AED与∠C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说理。
4、如图1所示,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即拐弯前、后的两条路 平行,若第一次拐角是145°,则第二次拐角为________。
5、如图2所示,AB∥CD,∠D=80°,∠CAD:∠BAC=3:2,则∠CAD=_______,∠ACD=_______。
6、如图3所示,AD∥BC,∠1=78°,∠2=40°,则∠ADC= 。
(图1) (图2) (图3) (图4)
7、如图4所示, DE∥BC、CD平分∠ACB,∠B=72°,∠ACB=40°,那么∠ BDC等于( )
A.78° B.90° C.88° D.92°
8、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9、如图,,,。试判断与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解:BE∥CF。
理由:∵, (已知)
∴_________ = __________=90°( )
∵ ( )
∴∠ABC-∠1=∠BCD-∠2 ,即∠EBC=∠BCF
∴________∥________ ( )
10、如图,直线AD与AB、CD相交于A、D两点,EC、BF与AB、CD相交于E、C、B、F,如果∠1=∠2,∠B=∠C.求证:∠A=∠D。
图1
1
2
3
4
5
6
7
8
a
b
c
A
B
E
F
D
G
1
3
C
2
图3
图3
A
B
E
F
D
G
1
3
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