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动中思、动中健、动中乐”为主题,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根本。教学中采用乒乓球游戏练习形式,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掌握方法和技能。课堂教学中抓住教材的安全教育因素和器材本身的教育因素,有机渗透新课标理念,融《两纲》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本课的“乒乓球的基础知识”是主教材,也是游戏及竞赛活动的中介物,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一物多用”中尽展乒乓球运动的功用。力争在“乒乓球基本知识”教学过程中展现一堂平实而富有常态化的体育课。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乒乓球的基础知识作为主教材,安排颠球游戏作为辅教材。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安排了三课时教学。该内容是球类技术的第一课时。乒乓球的基础知识项目能够起到锻炼学生协调性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手、腰、腹、腿等力量。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学习此内容可以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但在学习中暴露出学生的手臂力量较弱,身体的协调用力较难控制。
因此,本节课确立的重点为学习身体协调用力的方法;体会身体协调用力的过程。难点为学生力量从下到上的传递体现不明显。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教授的对象是四年级八班学生共30名学生,学生男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较差。女生普遍较文静,学习的态度也很端正。个别女生也对新教授动作感到新奇,愿意认真地跟教师学习。这也是该班学习的一个亮点,它能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去思考、去探索。由于该班学生的力量普遍较弱,尤其是手臂力量。学习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在这一时期是很重要的。在本次课中还安排了颠球游戏。目的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让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动作要领和用力顺序。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0%的学生进一步掌握乒乓球基础知识的各种握拍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练习热情,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齐心协力的团体意识。
五、重点难点
重点:持球动作、挥拍高度和角度
难点:上、下肢的用力协调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与热身
1、游戏:颠球比多 激趣导入调动学生积极进入角色。
2、热身操:在音乐的伴奏下跟随教师做热身操,充分活动各关节。
(二)实践部分:
1、诱导练习:大胆尝试、体验
2、语言引导:积极思考,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有所启发。
3、模仿练习(体验):勇于体验尝试,并在尝试体验中有所收获。
4、讨论总结(顿悟):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垫得更稳”?
5、巩固与提高:再次练习,选出各组优胜者进行PK。
6、亮我风采:请各小组代表演示讨论结果。
7、颠球游戏:运用手中的球拍和球进行游戏。
要求:充分体现“诗意校园”精神文明风貌。
七、教案
授课班级 四年八班 授课教师 单位
学生人数 30人 授课时间 课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主教材:乒乓球的基础知识 辅助教材: 游戏 : 颠球比赛
课的结构 教学与练习内容 练习 目的要求 与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与组织 学生参与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语言引导 1次 2分钟 一、 分成五组 二、要求:快、 静、齐、精神饱满 按课堂常规进行 要求: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学生听教师的统一指挥进行练习
准备部分 中国乒乓球为什么成为国球? 心目中的优秀运动员 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1次 8分钟 1、教师讲解 2、踊跃回答 六人一组共五组 要求:态度认真、动作到位
基本部分 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动作要领:略 要点:正手挥拍的正确姿势 重点:挥拍的角度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二、游戏:颠球比赛 方法:略 15分钟 10分钟 一、教师讲解并示范 二、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 三、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四、提醒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 1、分成人数相等的五个小组进行练习 2、学生四路纵队进行游戏 3、必须遵守游戏规则 1、师统一口令下学生练习 2、每次教师都要纠正错误 3、找师范生做示范,促进学生的竞争意思,提高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1、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2、进行比赛 3、注意安全
结束部分 一、集合整队 二、放松舞蹈:流水(瑜伽音乐) 三、课堂小结 四、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5分钟 讲评本课的完成情况,以鼓励为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列横队 要求:队形整齐、注意力集中
场地器材 乒乓球拍31个,乒乓球31个。 练习密 度预计 40-45%
课后反思 本节课同学们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学习兴趣积极认真,提出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