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圆周运动知识的一个具体应用,学习它有助于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如天体的圆周运动、带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等)奠定基础和铺平道路。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周运动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但是对于向心力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很希望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的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物理观念
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圆周运动问题
(二)科学思维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探究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2、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体验独立解决
问题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
1、巩固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知识。
2、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到向心力,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五、教学难点
1.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
2. 关于对圆周运动中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
六、教学过程
活动1:启发引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圆周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地面到天上,从宏观到微观,许多物体都在做圆周运动,今天我们一起开启探索之旅,探索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播放视频,以第一视角感受过山车惊险刺激,设置疑问为什么人和过山车不掉下来?
通过视频和实验,引人入胜,激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2:知识回顾,复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
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力有何共同点:物体需要向心力,由合力提供向心力
2、向心力的特点
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大小:
3、向心力公式的再理解
活动3:课堂互动,探究竖直面内临界问题。
实例1:外轨道模型
问题1:为什么生活中的桥大部分是凸形桥而不是凹形桥?
(1)凸形桥和凹形桥比较:(思考与讨论,学生在黑板书写解题步骤)
① 凸形桥: (失重)
② 凹形桥: (超重)
总结反思:通过做题分析的过程,学生总结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
问题2:如果我们以凸形桥为例的话,假如车的速度不断增大的话,
车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由 可知:v越大,FN越小
① 当v逐渐增大到,,此时FN=0,。若v继续增大,合外力不能提供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汽车会飞出去。
② 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拱桥,当时,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
FN=0 ,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活动4:课堂互动,探究过山车。
实例2:过山车轮
活动5:课堂互动,探究合力和向心力的关系。
① 离心运动的应用:洗衣机脱水,棉花糖的制作,无缝钢管的制造,纺织品干燥等
引导学生解释洗衣机脱水,棉花糖制作的原理。
② 离心运动的防止:在公路弯道转弯,车辆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度,会因离心运动造成交通事故。
当汽车转弯的半径一定时,汽车的速度v越大,所需的向心力也越大,静摩擦力也越大,当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Ff静max= μmg = mv2/r 即得:(最大安全过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