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摆
一、教学目标
1.构建单摆的物理模型,知道单摆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经历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并能从简谐振动推导出单摆周期公式;
3.建立单摆与简谐振动的关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摆回复力形成的理解和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单摆做简谐运动条件的理解和证明
【学习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理情境和事物建立物理模型;
2.问题导向法:通过问题的解答串起学习的过程;
3.探究法:基于物理问题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于课标、素养的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课堂】 从荡秋千等真实情境引入课堂。 回荡的秋千、来回运动的钟摆都属于摆动,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体验、观察、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真实情境建立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伽利略的发现】 讲述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秘密的故事 引导学生从伽利略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如果是在座的同学们,你有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 聆听,思考,表达 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渲染氛围,让学生代入到角色中,从而培养科技探索的使命感。
【建立单摆的概念】 从吊灯模型建立单摆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吊灯一步步提炼出单摆的模型 观察、思考、交流 让学生体验物理建模的过程,并提出理想模型的作用和特征。
【实验探究】 用DIS力传感器探究影响单摆的周期的因素 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决定单摆周期的因素。 ①保持绳长不变,测量并比较不同质量的塑料球和钢球的周期; ②保持小球的质量不变,改变绳子的长度,比较不同长度的摆绳对应的单摆周期。 ③保持绳长和小球质量不变,改变摆幅,比较不同摆幅的周期。 思考、讨论、做图、体验 引导学生在操作实验之前先制定方案,理解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 学生通过探究得到单摆与摆球的质量m以及摆幅均无关,只与摆长有关,体验深刻。
【验证单摆周期公式】 通过实验验证单摆的周期公式: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单摆的周期 观察,思考 让学生通过实验事实验证单摆公式。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单摆与简谐振动的关系】 通过近似法推导出单摆的回复力,并发现回复力与弹簧振子相同,跟摆幅成正比,因此把单摆与简谐振子联系起来。并通过单摆公式推导出简谐振子的周期公式。 提出任务,通过问题引导带领学生进行推导。 思考、演算、回答问题 让学生形成知识间关联的习惯,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描绘单摆的振动图像】 播放实验视频:描绘单摆的振动图像。 观察、思考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单摆的振动图像为正(余)弦图像,进一步加强单摆与简谐振动的关联。
【实践与拓展】 制作秒摆 引导学生通过推导和演算,得到秒摆的摆绳长度。 运算,并制作秒摆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之美】 观察各种美妙的单摆 引导学生观察单摆 观察、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物理之美,鼓励学生用物理的眼光观察事物。
【板书设计】 1. 单摆的条件:小球可以看作质点,摆绳长度不可伸缩,质量可忽略不计,长度较长。 2. 单摆摆角很小时可以看作简谐运动; 3. 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公式:
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4节单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