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 易错点复习(课件 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酸碱盐 易错点复习(课件 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10:3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酸碱盐易错问题
易错点1:复分解反应条件在应用中常被忽略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 A、HCl→HNO3 B、NaNO3→Na2CO3 C、H2SO4→HCl D、BaCl2→NaCl
A、BaCl2→BaCO3 B、KNO3→NaNO3 C、Fe2O3→FeCl3 D、Na2CO3→NaOH
B
B
金属镧(La)的活动性比锌强,它的氧化物为La2O3,其对应的碱为La(OH)3,La(OH)3难溶于水,而LaCl3可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而制得LaCl3的是(  )A.La+HCl B.La2O3+HCl C.La(OH)3+MgCl2 D.La(OH)3+HCl
C
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需要条件:反应物易溶于水,生成物有气体或水或沉淀中至少有一种。而实际应用中易被忽略。
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离子 OH- CO32- Cl- SO42- NO3-
M2+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各反应:①MCO3+HCl; ②MO+HCl;③M(OH)2+HCl;④MCO3+NaCl; ⑤Cu+MCl2; ⑥MCl2+H2SO4不能发生的是(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③⑤
C
易错点2:一种物质与溶液中的两种物质反应时难以判断反应的先后。
2、在下表 ①~④组的X溶液中,滴加Y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Y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像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序号 X溶液 Y溶液
① CuCl2溶液和稀盐酸 NaOH溶液
② Na2SO4溶液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③ NaCl溶液和稀盐酸 Na2CO3溶液
④ Na2CO3和NaOH溶液 稀硫酸
C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滴至a、c之间(不含a、c)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滴至b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 (3)滴至d点时,溶液呈___性。
CaCl2+Na2CO3=2NaCl+CaCO3↓
CaCl2、NaCl

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入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
现后,给他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K2CO3溶液,让小科来检验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小科在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入K2CO3溶液,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如图所示的图像。
(1)刚加入K2CO3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则原混合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其中所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酸性
BaCl2、HCl
解:分析图意,(40g-10g) K2CO3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全部反应,生成9.85g碳酸钡沉淀。
设:30g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K2CO3+BaCl2=BaCO3↓+2KCl
138 197 x 9.85g
X=6.9g
该K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9g/(40g 10g)×100%=23%
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的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KCl的流程如图所示。(K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1)沉淀a是_________。 (2)操作I是______。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蒸发结晶 (3)若KC1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1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__________。
碳酸钙

硝酸钾和硝酸钡
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固体B反应,B质量为8克,将NaOH溶液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 (3)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
H2SO4
过滤
35.5g
解:(1)在D中加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D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根离子,E是蓝色沉淀,则是氢氧化铜,那么C是硫酸铜,D是硫酸钠;黑色固体为氧化铜,酸为稀硫酸;
(3)设由CuO生成的CuSO4的质量为x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8g x
x=16g
设与Cu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y,同时生成Na2SO4的质量为a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80 142 16g y a
y=8g a=14.2g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g/(100g 60g)×100%=20%
(4)设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质量为b
H2SO4+2NaOH=Na2SO4+2H2O
80 142 60g×20% b
b=21.3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1.3g+14.2g=35.5g
【规律总结:当一种物质与溶液中的两种溶质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时,需要先判断反应生成的沉淀或气体会不会与另一种物质再发生反应,若会,则一开始没有气体或沉淀;若不会,则一开始就会出现气体或沉淀。】
易错点3、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和验证
3、将10%的NaOH溶液逐滴入到50克稀盐酸中,得到混合液的温度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时的混合液能与Fe发生置换反应
B.b点时的混合液能与Mg(NO3)2发生两种复分解反应
C.加入40gNaOH溶液时混合液pH>7
D.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
A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Ca(OH)2溶液和稀盐酸进行酸碱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Ca(OH)2溶液
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Ⅰ: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可能是CaCl2和HCl
酚酞溶液不变色
实验步骤Ⅱ: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1)此实验后的废液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对环境会引起危害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证明加入的稀盐酸过量,除以上方案外,还可以选择下列实验方案得出同样结论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金属铜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加入石蕊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D、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
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
盐酸
AC
CaCO3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表。请回答问题: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溶液;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 (3)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4:5:8.若设Na+为4n个,则SO42-的离子数为_______.

Ba(NO3)2
3n
科学实验课上,小舟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NaOH溶液!
(1)小帆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小玉认为小帆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玉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足量的可溶性
的钡盐溶液或钙盐溶液
(3)小玉的实验可靠性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证明有氢氧化钠的生成
【规律总结:酸碱反应后,溶液成分的确定必须通过分析反应时的拐点来确定是酸过量还是碱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
易错点4:Cl—和SO42—的检验
4、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关于该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D、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或Ag+
【变式1】为了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加BaCl2溶液
加稀盐酸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甲同学所用的实验试剂,重新设计实验证明SO42—的存在,写出实验方案及预期的现象。
溶液中含Ag+不含SO42-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溶液 无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加足量稀盐酸
加BaCl2溶液
D
【变式2】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42- B、一定有CO32- C、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不能确定SO42-是否存在
D
【变式3】某溶液中含有SO42-、CO32-、OH-、Cl-,若只允许取一次该溶液而把四种离子分别检验出来,则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1)先加入____________,检验_______;
(2)然后加入_________,检验______;
(3)再加入____________,检验_______;
(4)最后加入_________,检验_______;
NH4NO3
OH-
HNO3
CO32-
Ba(NO3)2
SO42-
AgNO3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