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9 09: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学习了本单元前面几课后,你眼中的明朝是怎样的一个朝代?
为什么衰败?
怎么样灭亡?
经历两个半世纪的明朝大厦为何瞬间倾覆?清前期,引发上自皇帝、官僚,下至学界丈人的不断反思,探讨明亡之鉴,众说纷纭。总结概括,主要有六种观点:
亡于皇帝
亡于宦官
亡于朋党
亡于民困
亡于流贼
亡于学术

明神宗
课本第84页第一段:如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当时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神宗 朱翊钧 年号“万历”
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北京城内外流传说,当朝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万历年间,四处派出矿监税使,掠夺工商业,激起市民罢市。
天启时,熹宗热衷木作,魏忠贤专权达到巅峰。熹宗“呼魏忠贤为老伴,凡事委之,己竟不与”。朝官人等皆称“九千岁”。魏忠贤还设立“武阉”,尽掌内廷兵权。
——摘编自《明史纪事本末》、《国朝宫史》、《石匮书》等
课本第84页“相关史事”
亡于宦官?
万历后期,神宗不问朝政,政务怠荒日甚。神宗宠信郑贵妃,专横跋扈的郑氏皇亲充斥朝廷,宦官又多聚集郑氏周围。大臣们既敬畏皇帝,又畏惧国戚和宦官,依违其见,无所建白。
“东林势盛,众正盈朝”,“中外忻忻望治”。四年(1624),时局突发逆转,非东林党麋集在魏忠贤身边,官僚顾秉谦、魏广征等人也献媚迎合,举朝若狂,形成“阉党”。他们宣布“东林榜”,大肆迫害东林党人,以致宵人正人, “皆以不敢言党而党愈炽,党愈炽而国是不可问矣”。
——摘编自《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
亡于朋党?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明代卖地契
亡于民困
土地兼并
《流民图》局部
大量流民
社会动荡
17世纪的中国气候处于小冰河时期,此时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恶化,天下大乱,狼烟烽起。
——摘编自[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灾害不断
——[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亡于流寇
仔细阅读课本第85、86页文字及地图,完成关于李自成起义的过程的表格。
起义原因
提出口号
军纪严明
迅速发展
建立政权
起义原因 第85页第二框第一段
提出口号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军纪严明 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迅速发展 广大农民热烈拥护,起义军势力扩展到10余省,队伍发展到100多万人
建立政权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材料研读(课本第86页)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想一想:
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这些政策与明朝政府政治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课本第86-87页:建立政权后,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 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明朝灭亡
满洲兴起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 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
亡于满洲?
仔细阅读课本第86页最后两段,讲一讲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的概况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皇太极
清兵入关
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清朝的建立
后金

清朝统治全国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顺治帝
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有关史实,谈一谈你的看法。
亡于皇帝
亡于宦官
亡于朋党
亡于民困
亡于流贼
亡于学术
亡于满洲?
……
我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是(有)………………,
因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