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2单元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 第1~2课时 课件+教案(共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2单元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不进位加 第1~2课时 课件+教案(共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08:33:59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
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1)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进一步扩展,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探究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获取了哪些信息,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从怎样解决入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体会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若干,计数器。
教学媒体选择
PPT、图片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1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校安排二年级4个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博物馆,知道每个班的人数,还知道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师: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许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学生能准确选择计算方法。有的是本节课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有的是后面学习中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2.引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不进位加(1)]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由于这样的情境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既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体会加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科书P12例1。
师:要求“一共多少人”,我们先要知道哪些条件 在小组里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交流。
二(1)班的学生人数和带队老师的人数。
师:你能找到这些已知条件吗
二(1)班学生有35人,带队老师有2人。
师:求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式
求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2。(板书:35+2)
2.领悟算理,掌握算法。
(1)交流口算方法。
师:观察35+2,可以发现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5+2=7,7+30=37。
(2)探究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可以用小棒或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吗?
指名学生上台摆一摆或拨一拨,其余学生小组内交流。
预设1:将35根小棒分为3捆和5根,将5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再与3捆合在一起。
预设2:先在计数器的十位拨3颗珠子,个位拨5颗珠子表示35。2是一位数,所以在个位上再拨2颗珠子,此时个位上有7颗珠子,表示7个一,与3个十合起来是37。
师:根据摆小棒和计数器拨珠的过程,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算法——列竖式计算,也叫笔算。
教师借助课件展示规范的竖式计算过程并讲解,先写35,在35的左下方写“+”,再写2,再画“—”(等号线),最后在等号线下面写出得数。
师:2写在什么数位上 和哪个数对齐 为什么不和十位上的3对齐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指出:2是个位数,个位与个位对齐。计算时,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严格要求相同数位对齐,等号线用尺子画。
学生在练习本上规范书写竖式,同桌互查。
【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摆小棒和拨计数器自然过渡到列竖式计算,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方法,学生在积极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活动中理解“个位和个位对齐”的道理,清楚地掌握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
3.比较算法,沟通联系。
师:刚才我们用口算、摆小棒、拨计数器以及笔算解决了“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比较这四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说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教师可引导说出: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板书)
【设计意图】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口算、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笔算,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性。既感受到算法的多样化,也能将多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识
1.完成教科书P12“做一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教科书上填写。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32+6列竖式时,6写在什么位置 为什么
(2)24+3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5+43列竖式时,5写在什么位置?和43中的哪个数对齐?
要让学生不仅会做,还要会讲出算理。
2.完成教科书P12“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列式计算,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这两题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学生在列竖式时容易出错,要强调:列竖式时,个位与个位对齐。
【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试做后说明理由。
这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难,重点在说算理上。
【设计意图】变化练习形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要注意个位与个位对齐。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1)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巧妙地利用小棒,把小棒竖起来摆,使得竖式形象化,接着再抽象成数字。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竖式的算理,再通过练习判断,使得学生对笔算时出现的种种错误有所警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课题
第二课时 不进位加(2)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进一步扩展,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探究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利用摆小棒的方法,明确“相同数位相加”这一算理,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媒体选择
PPT、图片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2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1)班有35名学生,二(2)班有32名学生。
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一般学生都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也有学生会提出“二(1)班比二(2)班多多少名学生”或“二(2)班比二(1)班少多少名学生”等不是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灵活处理。
师:要知道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列算式
应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32。
师:这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不进位加(2)]
【设计意图】延续上节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揭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通过口算,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口算的方法算出35+32的得数吗?请说一说口算的过程,重点说一说谁与谁相加。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再指名回答。
【学情预设】将个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最后将两个部分的数相加,即5+2=7,30+30=60,60+7=67。
2.充分利用摆小棒加深对笔算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1)课件出示摆小棒的过程。
师: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3捆和3捆合起来?结果是多少?
它表示5个一和2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7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7,故结果是67。
【设计意图】有了例1的基础,本环节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结合小棒图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师:我们通过摆小棒知道了35+32=67。你们会列竖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指名学生板演。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学生都会写,关键看算得数时是从哪一位算起的。
学生完成后,全班集中评价板演的竖式。
师:这位同学竖式写得对吗?
师:谁能说说,竖式是怎样写的?
引导学生说出,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为什么竖式这样写。(出示课件)笔算过程。
师追问: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
两个3都在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5和2都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
师: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先从个位加起和先从十位加起都不影响计算结果,所以学生往往不注意运算顺序。
师:你们觉得先算哪一位比较好?
教师强调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师: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尝试归纳。
师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重点放在列竖式计算的书写上,教学时,尝试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完成教科书P13“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小棒图填写加法竖式,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填在教科书上。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看小棒图写出加法竖式的。
2.完成教科书P13“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注意先请学生思考: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订正时注意订正要点,让学生说一说写另一个加数时是怎样对齐数位的,加的时候是把哪一位上的数和哪一位上的数相加的,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出正确结果都没有问题,重点是要理解算理,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4.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说明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2)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脑海中原有的零碎知识,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交流、整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知识点全面,并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低年级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比知识的学习显得更重要,本节课学习列竖式计算,在教学中应始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并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书写习惯。(共13张PPT)
第二单元
1
不进位加(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课堂目标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情景导入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____
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想的?
新知探究
求两部分数量的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2。
35+2=___________
5+2=7(根)
30+7=37(根)
37(根)
新知探究
第一种计算方法:
摆木棍
新知探究
第二种计算方法:
十位
个位
拨算盘
35+2=___________
37(根)
个位与个位对齐
新知探究
第三种计算方法:


3 5
+ 2


3 5
+ 2
7


3 5
+ 2
3 7
列竖式
35+2=___________
37(根)
1. 32+6= 34+3= 5+43=
3 2
+( )
( )
+( )
( )
( )
+( )
( )
5
6
3
38
3 4
3
7
37
4 3
8
48
想一想:怎样对位?
8
3
4
2 1
+ 3
4
+( )
4
3 3
7
2
3
2.
1. 括号里是数字几,请写出来。
3
4 5
+ ( )
4 8
2( )
7
+
2
2 9
随堂练习
3 5
+
2
3
7
课堂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要注意个位与个位对齐。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习题。(共12张PPT)
2
不进位加(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1米的表象,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
课堂目标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_____
为什么这样列式?怎样想的?
新知探究
求两部分数量的和,所以用加法。
35+32=_____
67
5+2=
30+30=
60+7=67
60
7
新知探究
第一种计算方法:
摆木棍


3 5
+ 3 2
7
6
7
新知探究
35+32=_____
67
第二种计算方法:


3 5
+ 3 2


3 5
+ 3 2
列竖式
1. 摆一摆,算一算。
( )
+ ( )
( )
3 3
4 3
7 6
2.
24+61=
53+22=
37+40=
2 4
+( )
( )
+ 2 2
( )
( )
6 1
8 5
5 3
7 5
+( )
( )
( )
3 7
4 0
7 7
85
75
77
1.
8 6
+ 3
4
+ 5 4
2 9
+ 4 0
9
8
9
随堂练习
5 2
+ 4 6
1 7
+ 7 1
8
8
8
5
6
9
8
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
13+72=
44+53=
50
76
96
86
67
48
85
97
随堂练习
2.
一定要认真计算哦!
3 5
+ 3 2
6
7
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