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9 16:1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挑战学霸
第2章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单选题
1. 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50 2000
乙 100 500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2. 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3. 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提高声音的音调
4. (2016·南京卷)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B. C. D.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
6. 如图是镇远县某次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C.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7.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图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C.图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
D.图中的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
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声音的音调要低一些
D.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9.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D.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10.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B.医学所用“B超”进行检查身体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D.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音的产生时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1.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用烧水壶往暖水瓶中灌开水时(如图),就凭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判断暖水瓶是否灌满的.那么你知道具体是怎么判断的吗?请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12.在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为了保持考场安静,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13.午睡期间,校园外的工地上的轰鸣声,吵得同学们睡不着觉.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卫生纸堵住了耳朵,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__减弱,乙在________减弱.
14.学校最近举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地震会产生次声波,警报声之所以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_______大,有些同学感觉警报声刺耳,用手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图中的甲和乙是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图,目前主要采取消声、吸声和隔声三种方式来控制噪声减弱噪声.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是通过________减小噪声污染.如图丙的交通标志,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
16.晚上小远在客厅看电视时,为了不影响奶奶休息,小远采取了两种方案:①把电视机的音量调小一些,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②把房间的门关严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妈妈看到后,建议小远带上耳机看电视,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了噪声对奶奶的影响.
17.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___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8.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减弱噪声.
19.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_____ 。
20.考试前,“请考生进入考场”指令是播音员的声带______产生的,经扬声器传出后再通过______传到考生耳中,考试过程中,考场周围禁止建筑工地施工和车辆鸣笛,是从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
21.探究影响音调的高低有关因素:
装置
事实 如图(1)所示,某小组同学在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入高度不同的水,来研究“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小组同学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fa(4)”“mi(3)”“ri”“do(1)”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接着小组同学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发现甲、乙、丙、丁四个玻璃瓶会依次发出“do(1)”“ri(2)”“mi(3)”“fa(4)”四个音阶不同的声音由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1)同样的瓶子,如玻璃瓶甲,为什么向瓶口吹气发出“fa(4)”的音,而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瓶身则发出“do(1)”的音?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发现主要是由于 ______ 不同.(2)小组同学由两次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______ 不同,音调不同.(3)接着,小组同学又用示波器来显示敲击丙、丁两瓶身时的振动波形图,如图(2)所示,其中图(a)是敲击 ______ 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图(b)是敲击 ______ 瓶身的振动波形图;同时,小组同学还发现由于两次敲击时的用力程度不同,从波形图上能反映出瓶身发出的响度也不同,其中敲击 ______ 瓶身的响度大(均填“丙”或“丁”)
评价 (4)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还得出可以用此实验的规律判断生活中一些实例的发声体.例如:吹笛子时,用手堵住笛孔能产生不同的声音,与上述 ______ 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提着水壶向热水瓶里灌开水听到的声音会发生改变,与上述 ______ 实验的发声体是相同的(均填“向瓶口吹气”或“用锤敲击瓶身”)
22.小明同学住在繁华的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噪声污染严重。小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学习了“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以下是他和同学们活动的部分过程。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此次活动。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为什么不选择另一者,因为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下面分别是方案A和方案B所设计的实验表格和实验中得到的现象记录情况。
方案A实验表格
检测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响度 较响 响 弱
方案B实验表格
检测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方案,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由好到差排列的顺序为_____。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D D B D D A
二、填空题
11.音调  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向暖水瓶中倒水时,瓶中空气柱变短,音调变高,所以我们就是根据音调越来越高判断水是否灌满的.
12.声源
13.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
14.响度 人耳
15.乙 隔声 禁止鸣笛
16.声源 传播过程 声源
17.瓶壁和水 降低
18.振动 传播过程中
19.90 dB 70 dB 50 dB 0 dB
20.振动 空气 声源处
三、实验题
21.振动物体 频率 丙 丁 丁 向瓶口吹气 向瓶口歇气
22.机械闹钟 音叉发声的初始响度无法控制始终一致 B 仅凭人耳比较声音的响度误差较大 泡沫、衣服、锡箔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