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9 18: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能力提升
第2章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2.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水中传播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3. 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v2/(v2-v1)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v1/(v2-v1)
C.钢轨的长度为v1v2t/(v2-v1)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4. 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 )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5.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同样的距离时,用时间最短的是( )
A.在空气中 B.在水中 C.在真空中 D.在钢铁中
6. 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实践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放在一个鞋盒里,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声源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音叉或闹钟作为声源都可以
B.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C.实验中应该控制所用材料的厚度相同
D.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7. 有一段长为18 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8. 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这个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慢
C.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比空气好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9.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10.声音的传播速度
A.只有声源有关 B.只与物质有关 C.只与温度有关 D.与物质和温度有关
二、填空题
11.上课时老师讲话的声音是由于______ 振动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月球上的航天员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______。
12.电影《你好,李焕英》在今年春节期间热映,贾玲凭借此电影一举成名,她扮演的角色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图为影片中一剧照,她坐在自行车上和妈妈聊天的场景,她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产生,妈妈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传播的,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她是______的。
13.______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______s。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比如:同学们听到自己在空教室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声音要洪亮,就是这个原因。
14.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声带_____产生的,而老师的讲课声音是通过_____传入我们耳朵中的。
15.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的中继星﹣﹣“鹊桥号”、它将成为“嫦娥四号”与地球间的通信桥梁。“鹊桥号”在随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会发出巨大的声音,这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16.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17.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则人距离障碍物至少______m才能听清自己说话的回声。现有一根长为34m的空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______s,你会听到______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18.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
19.“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你提出三个有关的场景。(1)______;(2)______;(3)______。
20.如图所示,当用抽气筒向外抽气时,玻璃罩内空气逐渐减少,听到声音 ______ ,由此可推理得出 ______ 。
三、实验题
21.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
(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①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
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后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操作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D C A C C D
二、填空题
11.声带 空气 真空不能传声
12.振动 空气 静止
13.回声 0.1
14.振动 空气
15.振动
16.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真空不能传声
17.17 0.1 1
18.1500 真空不能传声
19.教室内学生听不能清楚教师的讲课声 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当飞机飞过人上方时,声音还没有传到人耳处
20.变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实验题
21.铃声越来越小 铃声越来越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2.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乒乓球被弹起跳动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 小丽 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