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 课件(2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 课件(21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12:3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风景中的情味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任务群学习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篇目 景物
选择 形声色态
画面组合 语言特色 景与情的关系
《故都的秋》
晨院赏秋图
《荷塘月色》
月下荷塘图
天色、鸽声、牵牛花、秋草、房屋
色彩映衬
以动衬静
视听结合
多用修饰语
短句、句中多停顿
质朴有韵味
破败的、狭窄的小院与作者悠闲中的寂寞漂泊中的宁静融为一体
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动静
视觉嗅觉
多种修辞
叠词
精雕细刻
华丽典雅
柔美的画面
与作者淡淡的喜悦融为一体
美在何处?
《荷塘月色》华丽典雅,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通感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
美在语言
《故都的秋》语言质朴自然,用一些修饰性词语,用词生动(细数着)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在平淡中有韵味。
为什么华丽典雅、质朴自然的语言都能感受到美?
因为都能生动地描绘出了优美的画面。
两篇文章的语言互换可以吗?
《荷塘月色》形:田田 声:荷波、流水; 色:白花、凝碧 态:月光朦胧。
从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角度描写,描绘了一幅柔美、 素雅月下荷塘画面。暖色调的画面。
美在画面
《故都的秋》形:一椽破屋;色:牵牛花的蓝朵;声:驯鸽的飞声; 态:阳光漏照。
从视听结合、以动衬静、色彩映衬的角度描写,描绘了一幅清幽萧瑟的画面。----冷色调的画面。
为什么柔美素雅、清幽萧瑟的画面都能打动你呢?
入境
触动你的是景物,寄情山水、借景抒情,是民族的审美传统。
景物(意象)蕴含的情感在民族审美 中基本是一致的,这是民族的审美选择。
淡淡的月色、淡淡的荷香引领你进入了一个朦胧的意境,好似你在细嗅荷香。
破败的小院领你走进了一个清幽萧瑟的意境,恰似你在细数日光。
美在意境
郁达夫不远千里来到故都,绝不仅仅是为饱尝秋味,更是寻找一方慰藉心灵的小院。这是传统文人的雅趣。为了表达自己的追求,他以情驭景,极写清、静、悲凉的美,虽然北京城的8月不是那么萧瑟。
朱自清工笔细描,写出了荷塘的幽静素雅和朦胧诗意,荷塘的美是他心灵的外化是他内心对美好、自由、宁静的渴望。这是中国文人追求美而雅的审美情趣。所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虽“热闹”却用笔很少。
景物的选择是因情而定的。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每个人都要有一方精神家园, 触动你的更是作者的心灵,或者说你走进了作者的心灵,这是因为民族的审美情趣是一致的。
动情点
欣赏散文
欣赏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的过程。
写作呢?
秋天早已不动声色地将它的声音它的颜色它的味道撒遍朐中校园的每个角落。
一群雀子飞身掠过求索广场,将天空叫喊得欢腾,就连肃穆的孔子像也不觉间上扬了嘴角,手中的书卷不再沉重,却愈发深厚。圣人的思想在生命的律动中氤氲开来,弥漫了整个校园。
日新溪的水,清冷,苍绿,无声无息的怀抱着红楼,怀抱着垂柳,还有那根植其中的睡莲。绛红色的花尖尖,墨绿色的叶团团,睡莲明亮亮地出现在这碧波之上,袅袅,又亭亭。通身的明媚,细致的清香,在瑟瑟的秋风中肆意泼洒着生命的热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静默的日新溪时刻涌动着新鲜的希望。
翘楚亭掩映在蓊郁的垂柳之中,远远望去,只露出红色的飞檐。柳色已然斑驳,却仍丰厚,柳枝在风中冒冒失失的摇摆,叶子一片繁杂。翘楚亭就静静地站在那儿,守着面前的一汪碧水,仔细的聆听高三学子的读书声,嬉闹声,还有那心底呼喊未来的声音。
秋带着它的口令想让万物臣服,但总有一些东西会紧紧攥紧自己的信念,悄悄的努力,默默的坚持。就如那甬道旁的新竹,笔直苍翠,心无旁骛如剑一般指向天空。就如那遒劲的松柏,绿色淋漓,牢牢守住自己每根针叶。
生命,青春,希望,这些词汇,在校园里,从来都在,不论是哪个季节。
写作启示
1.确定感情。
2.选取适合的意象(景物),做到景物特点与感情表达的情味一致。
3.意象(景物)组合,有画面感。
4.适合的语言表达。
写作是一个由整体构思到局部雕琢的过程。
金秋时节,走进临朐中学校园,处处有风景,请运用《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文章所学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运用《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文章所学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以“校园的秋景”为主题写一个150字左右写景片段。
写景抒情散文基本要素参照量表
基本要素 非常符合 较为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分数
选取触动心灵的景物,景中有我,文中有情 4-5 3 2 1
情景交融,景物特点与感情表达的情味一致 4-5 3 2 1
写景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者语言准确、生动、有韵味 7-10 4-6 2-3 1
状物逼真,景物描写有画面感(层次、角度、色彩、动静) 7-10 4-6 2-3 1
阅读散文是一个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过程,写作就是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过程。
在自然山水中融进自己的喜怒哀乐,融进自己独有的人生思考和审美追求,培育一颗善感万物、善待自然的心,让自然景物滋养自己的灵魂,这不仅是散文写作的追求,也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