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麻雀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麻雀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15:3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认识麻雀
麻雀(Passer):是雀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除树麻雀外,雌雄均异色。
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分布相当广泛。除极寒冷的南北极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认识麻雀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认识作者
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77)。从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1883年9月3日屠格涅夫病逝于法国巴黎。
认识作者
打猎 身躯 猛烈 庞大 拍打
嘴角 野物 尖叫 嘶哑 掩护
拯救 幼儿 绝望 搏斗 摇撼
怪物 强大 力量 无可奈何
学习词语
嘶哑
摇撼
无可奈何
声音低沉而不圆润
(动)用大力摇动:~大树|狂风~着门窗。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理解词语
掩护
(动)①警戒、牵制、压制敌人,保障部队或人员行动的安全。
嗅觉 嗅到 虎嗅蔷薇
呆板 发呆 目瞪口呆
认识生字
nài
无奈 奈何 无可奈何
认识生字
cháo
巢穴 归巢 倾巢而出
认识生字
牙齿 口齿 不足齿数
认识生字
身躯 躯壳 捐躯报国
笔顺:
认识生字
掩饰 掩藏 掩耳盗铃
认识生字
保护 守护 官官相护
认识生字
年幼 幼苗 扶老携幼
认识生字
搏击 搏斗 博采众长
认识生字
庞大 面庞 庞然大物
认识生字
重量 力量 量体裁衣
认识生字
发愣 呆愣 装傻充愣
认识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给不理解的地方做个标记。
3、观看视频,想一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起因
经过
结果
猎狗攻击小麻雀
老麻雀奋不顾身救小麻雀
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后退
整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