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刘胡兰 课件(5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8 刘胡兰 课件(5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9 16:4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8. 刘胡兰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了艰苦环境下依然认真工作的毛主席,以身作则的朱德,还有平易近人的周总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小英雄,别看她年纪小,毛主席可是为她题过词呢。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刘胡兰,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 云周西村人。1932年出生,10岁参加抗日 救国儿童团,14岁成为中国共产党 候补党员。后因叛徒出卖,于1947年1月12日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壮烈牺牲。
助读资讯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初读课文
刘胡兰 反动派 被捕 血亲
拉车 士兵 血淋淋 挺立
杀出重围 烈火
刘胡兰 反动派 被捕 血亲
拉车 士兵 血淋淋 挺立
杀出重围 烈火
liú
pài
lán
bèi
xuè

bīnɡ
xiē
tǐnɡ
我会认
shā
liè
字词识记
刘胡兰
识字游戏
反动派
被捕
血淋淋
鲜血
拉到
民兵
挺起
杀害
烈士
刘胡兰
反动派
被捕
血淋淋
鲜血
拉到
民兵
挺起
杀害
烈士








我会写
左右结构

半包围
独体





左右结构



liú
组词:刘胡兰
“文”最后一笔是长点。
易写错
刘胡兰是共产党员。
我会写

mín
组词:人民 公民
这里的横往上倾斜。
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
易写错

fǎn
组词:反动派 反对
起笔于横中线。
易写错
经过反复论证,他终于得到了答案。

cūn
组词:农村 村庄
这一笔是点。
易写错
现在的农村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bèi
组词:被子 被动
注意和“礻”的区分。
易写错
妈妈说这个被子里用的新疆棉。

guān
组词:关心 关爱
注意两横的间距和长短。
易写错
出去的时候要随后关灯。

dào
组词:知道 道路
部首是由三笔写成的。
易写错
老师经常教我们一些道理。

bīng
组词:第一 第几
这里有一撇。
易写错
我第一个到达终点。
词语理解
阴沉沉:形容天色或脸色等阴暗。
造句:天空阴沉沉的,快要下雨了。
包围:四面围住。
造句:亭子被茂密的松林包围着。
年轻: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
造句:刘胡兰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造句: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刘胡兰始终没有
屈服。
光荣:公认为值得尊敬和称赞的。
造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造句:他牺牲在战场上。
整体感知
1947年1月12日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胡兰牺牲的时间、地点是什么?她为什么会被敌人杀害?
( ),刘胡兰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因为她(
),被敌人杀害。
不肯说出村里的
共产党员
刘胡兰被捕
敌人威逼利诱
刘胡兰宁死不屈
毛泽东评价
刘胡兰壮烈牺牲
事情发展的顺序
同学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掌握,那么请大家再快速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层次,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课文品读
第二课时
敌人步步紧逼,刘胡兰没有退后丝毫,最终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下。她的英勇行径让人钦佩。让我们再次走进刘胡兰的悲壮故事,感受她的伟大形象。
人物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1947年1月12日
时间
环境
地点
同学们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这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时间
天气
地点
主要人物
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
衬托人们当时沉重的心情
点明刘胡兰身份是共产党员
同学们默读第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敌人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刘胡兰说的话。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刘胡兰与敌人进行了几次斗争?最后结果怎样?
敌人打算用什么收买?刘胡兰的回答是什么?她真的不知道吗?她为什么这样回答?她说这话的心情怎样?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第一次斗争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敌人
金钱收买
(手段)
刘胡兰
不告诉你们
(态度)
坚决
第二次斗争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敌人
语言威胁
(手段)
宁死不屈
(态度)
刘胡兰
比较刘胡兰的两次回答,有什么不同?
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我不知道!
不知道!就是
不知道!
态度更坚定
语气更强烈
手段残忍
神态
敌人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比喻句,形容坚定
敌人
毒打
(手段)
刘胡兰
一点也不动摇
(态度)
英勇不屈
第三次斗争
刘胡兰经历了敌人的收买、威胁和毒打,丝毫没有屈服。敌人的态度会转变吗?刘胡兰的命运最终会走向何方?我们继续学习第3自然段。
第四次斗争
默读第3段,说说敌人又使出了什么招数,用横线画出来。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
民兵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铡刀
其在底槽上安刀身,刀的一头栓杆固定活动,一头有把,可以上下提压。一般用作农具铡草,也有做刑具。
不说,也铡死你!
面对这样的场景,你觉得刘胡兰会怎么想,乡亲们又是怎么想的?
再读第3段,说说刘胡兰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结局怎样?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跟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勇敢无畏 不怕牺牲
不说,也铡死你!
再读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
通过这个“才”字,你想说什么?
刘胡兰牺牲的时候太小了,很惋惜,很心痛。
敌人太残暴了。
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齐读第4段,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是怎么做的?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写了挽词。
挽词
①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
②为表示纪念或勉励而写下来的话。
你是怎样理解“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的?
一个人生的伟大,就是指他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一个人无私奉献,就可以说是生的伟大。至于死的光荣,是为了他人或者是国家而牺牲的,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这样就是死的光荣。
刘胡兰
→不知道→还是不知道→钢铁铸成→迎、踏、走
→收买→威胁→毒打→死亡威胁
不怕牺牲
敌人
勇敢
坚强
敌人:收买 威胁 打 铡死
刘胡兰:大声 愤怒 不动摇 牺牲
刘胡兰
生的光荣
死的伟大
板书设计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年仅15岁的刘胡兰被捕后,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的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课文主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ín bīng
fǎn dòng
shān cūn
民 兵
反 动
山 村
课堂练习
丈→( )→( )
又→( )→( )
天→( )→( )
丘→( )→( )
二、添两笔,变新字,再组词。

刘海儿

反对

关门

当兵
三、比一比,再组词。
被( ) 道( ) 关( )
披( ) 首( ) 羊( )
知道
披风
棉被
首先
开关
山羊
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敌人用钱收买她,用枪毙威胁她,把她打得鲜血直流,铡死民兵吓唬她,都不能使她屈服,她像钢铁一样,愤怒地回击敌人,从容地走到铡刀面前。
课后习题
1.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2.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
3.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4.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
“收买”的意思是用钱财或其他的好处笼络人,使受利用,在文中指敌人想用一百块钱让刘胡兰说出谁是共产党员。
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

“牺牲”的意思是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在文中指刘胡兰为了革命失去了生命。
◇ 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威胁”的意思是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在文中指敌人用枪毙刘胡兰的说辞想逼她说出谁是共产党员。
◇ 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