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4.3生活中的透镜习题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4.3生活中的透镜习题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9 22: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4.3生活中的透镜习题
一、单选题
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B. 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张开
C.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手影光的反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C. 投影平面镜成像
D. 倒影光的折射
王一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B. 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 当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照相机取景窗中看到的“花朵”,现要使花朵的像变大,正确的做法是
A. 照相机适当前移,镜头向前伸
B. 照相机适当后移,镜头向前伸
C. 照相机适当前移,镜头向后缩
D. 照相机适当后移,镜头向后缩
要使投影仪银幕上出现“”字样,投影片应按图片中的哪一种放置
A. B. C. D.
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 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
B. 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 缸中金鱼“变大”
D. 日食现象
如图所示的简易幻灯机,由灯泡、胶片、凸透镜组成,要使幻灯机屏幕上的清晰像更大一些,则应
A. 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B. 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C. 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远离胶片
D. 将幻灯机靠近屏幕,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
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B. 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
C.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
D. 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
如图所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某学校正门安装了人脸识别及测温系统,该系统使用时只需要面对屏幕上的摄像头,系统会自动将测试者面部信息与学校备案系统相匹配,整个过程十分便捷。关于人脸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摄像头的光学核心元件是凹透镜
B.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刷脸时,脸要处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D. 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中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
甲图是显微镜,它的反光镜有一面是凹面镜,它对光起到______作用,可在光线较______时使用,如果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则观察的的物体被放大了______倍。
乙图是望远镜,它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的______镜头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______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它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的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由于被观测物体在物镜的______以外,来自被观测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______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______以内,又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像,观察者就可看清远处的物体。
学生们做生物实验时,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往往就需要使用______,当把物体放在物镜的倍焦距和倍焦距之间时,物体就会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倍焦距以内,物体的像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像。这样我们就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三、实验探究题
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如图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__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___,此时像会_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所示.
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______。
次数
物距
像距
A、、、、
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某只透镜的焦距为多少,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绘出图线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然后利用该透镜放置于光具座上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调整后,把蜡烛固定在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丙,光屏应在________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________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以及物距远大于倍焦距的时候,像距接近倍焦距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当物距大于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其应用来解答此题。
【解答】
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通过以上分析,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2.【答案】
【解析】解:、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A正确;
B、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B正确;
C、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C正确;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D错误。
故选:。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高倍镜使用步骤: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情况,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属于简单题。
3.【答案】
【解析】
【分析】
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摄影、投影、倒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
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
【解答】
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
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正确;
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错误;
D.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4.【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答】
A.,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时,所以,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5.【答案】
【解析】解:在照相机照相时,镜头到景物的距离成为物距;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故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若要使得照相机取景窗中看到的“花朵”的像变大,即需增大像距,同时减小物距,故应使得照相机与花朵的距离近一些,同时让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远一些,故照相机适当前移,镜头向前伸.
故选A.
凸透镜在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也变化,像的大小也跟着变化,具体规律为:“物近像远像变大”.
本题需要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6.【答案】
【解析】【试题解析】
解: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像“”,幻灯片的插法应该上下左右都互换,因此的放置方法正确.
故选C.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倒立像时,物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这是判断本类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凸透镜成像等。
【解答】
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变浅了的虚像,所以叉鱼时应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故A属光的折射现象;
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其主要部件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C.缸中金鱼“变大”是此时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金鱼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D.日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综合以上分析,与其它三个的光学原理不同的是选项。
故选D。
8.【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动态应用。
幻灯机的成像原理: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解答】
幻灯机成的是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像距会变大,像变大,故要使幻灯机屏幕上的清晰像更大一些,应该将幻灯机远离屏幕增大像距,同时镜头略靠近胶片减小物距,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
【解析】解: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故AB错误;目镜的作用是把像放大,不是使像更靠近眼睛,故C错误;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成的像更加明亮、清晰,故D正确。故选D。
10.【答案】
【解析】解:
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故ABC错误;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当被拍摄的人靠近摄像头时,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人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大,故D正确。故选D。
11.【答案】会聚 暗 照相机 缩小 放大镜 虚
【解析】解: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显微镜的反光镜有一面是凹面镜,它对光起到会聚作用,可在光线较暗时使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如果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则观察的的物体被放大了倍;
由图乙可知,远处的物体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
然后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就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了,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故答案为:会聚;暗;;照相机;缩小;放大镜;虚。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倍;
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此题考查凹面镜的作用,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问题,是一道应用题。
12.【答案】望远镜 二倍焦距 倒立、缩小的实 一倍焦距 正立、放大的虚
【解析】解: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被观测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经望远镜中物镜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内的位置,又通过目镜凸透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望远镜;二倍焦距;倒立、缩小的实;一倍焦距;正立、放大的虚。
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望远镜的原理,属于基础题目。
13.【答案】显微镜 倒立、放大的实 正立、放大的虚
【解析】解:显微镜有放大作用,观察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往往就需要使用显微镜。把物体放在物镜的倍焦距和倍焦距之间时,物体就会通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的像又通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样我们就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故答案为: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
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物镜和目镜成像的本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答案】实;大;远离;;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解析】
【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像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当物距大于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其应用来解答此题。
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解答】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时,像距保持几乎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距远大于倍焦距时,像距就越接近焦距,故AB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D;
因为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故答案为:实;大;远离;;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15.【答案】 Ⅱ 照相机
【解析】解: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即为焦距由图知,若蜡烛在刻度线处,则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和之间,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应在到之间,光屏应该在区域Ⅱ,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