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3 水的组成(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9 16:14:48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课题3 水的组成
人教版 化学(初中)
重点难 点
2
预习检测
4
学习目标
3
1
新课引入
3
3
合作探究
3
5
典例精讲
6
归纳小结
3
8
课堂内容
达标检测
3
7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知道单质、化合物的概念,能区分常见的物质中哪些
属于单质,哪些属于化合物
1.水的组成及实验
2.水的组成的论述和表达,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新课引入】
水是生命的源泉,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对于我们熟悉的水,你知道它的组成吗?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人们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最终认识了水的组成。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我们先学习氢气。
英国科学家 普利斯特里
英国科学家 卡文迪许
法国科学家 拉瓦锡
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
水的组成发现史
学习过程:
【预习检测】
1.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 气,负极产生 气;他们的体积比是 ,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是 变化,它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单质: 。
3.化合物: 。
4.氧化物:由 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 叫做氧化物。
氧气
氢气
1:2
化学
水 氢气+氧气
通电
通电
通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两种
氧元素
化合物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氢气是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 。
2.化学性质:氢气具有 性,燃烧时火焰呈 ,不纯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 ,因此点燃前必须 。




可燃
淡蓝色
爆炸
验纯
3.氢气验纯方法
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氢气的验纯
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
观察与思考
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氢气+氧气 水
点燃
电解水实验
二、探究水的组成
活塞
活塞
电解水实验
操作: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
直流电电源,观察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用燃着的
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
正、负两极生产的气体。
现象:
a处(负极)的一半,且b处气体使木条燃得更旺;a处玻
璃管内液面下降较快,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H2O H2 O2
通电
通电
通电
b处(正极)玻璃管内液体下降慢,管内气体体积大约是
水电解后,生成 和 :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
V(H2)∶V(O2)= 。
氢气
氧气
氧气
氢气
2∶1
交流与讨论
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产生气泡
产生气泡的速度慢
产生气泡的速度快
产生的气体的体积负极是正极的2倍
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
正极端玻璃管 负极端玻璃管
现象
解释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讨论与交流
①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
②分析水生成和分解的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
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电解水时,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两种新物质,因此属于分解反应。
氢气分子与氧气分子反应示意图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氢气是由 元素组成
氧气是由 元素组成
水由 和 组成
化学变化中
元素种类不变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水由什么元素组成?
H2 O2
H2 O2


氢元素
氧元素
讨论与交流
三、物质的分类
交流讨论
请比较以下三组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氢气(H2)、氧气(O2)、氮气(N2)、铁(Fe)、碳(C)
第二组:二氧化碳( C O2)、氯化钠(Na C l)、高锰酸钾(KMnO4)
第三组:二氧化碳( C O2)、氧化铁(Fe2O3)、水(H2O)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第一组的特点:
第二组的特点:
第三组的特点: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观察与思考
1.单质
(1)定义:
(2)特征:
(3)举例:
2.化合物
(1)定义:
(2)特征:
(3)举例: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一种元素,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氢气(H2)、 氮气(N2)、 氧气(O2)
不同种元素,纯净物。
二氧化碳(CO2)、 氧化铁(Fe2O3)
观察与思考
两种元素,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O2、Fe2O3
3.氧化物
(1)定义:
(2)特征:
(3)举例: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
思考:物质该怎么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非氧化物
化合物
(如:空气、自来水…… )
如:氢气、氮气、碳、硫……
如: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
如:过氧化氢、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典例精讲】
例1.(2021·北京中考真题)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
【典例精讲】
【答案】B
【解析】A、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1气体多中得到H2,A正确;B、水由水分子构成,B错误;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发生分解反应,C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正确。故选:B。
【典例精讲】
例2.(2020安徽省卷)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部分氧气溶于水
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 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D
【答案】D
【解析】A、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
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不符合题意;
B、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C、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不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
A、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不符合题意;B、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C、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不符合题意;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符合题意。故选D。
【典例精讲】
例3.(2020重庆市A)课本中用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从该实验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纯水的导电能力弱
B. 负极产生气体的速率比正极快
C. 常温下,水的pH=7
D.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典例精讲】
【解析】A、纯水的导电能力弱,加入少Na2SO4的水进行电解水实验可增强谁的导电性,说法正确;B、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生成速率比正极快,说法正确;C、常温下,水显中性,pH=7,但是在电解水实验中不能得出该结论,说法错误;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故选C。
【典例精讲】
【达标测评】
D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属于混合物
B.水是纯净物,属于单质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
【达标测评】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
A.氮气 二氧化锰
B.二氧化碳 氧气
C.空气 硫
D.冰 水
【归纳小结】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氢气+氧气 水
二、水的组成
1.实验现象: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2.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1.完成配套练习册;
2.预习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3.书面作业:课后习题1、2。
【作业布置】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