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课时)
义务教育教科书(RJ)九年级化学上册
实验室制取氧气用的是什么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
氯酸钾
高锰酸钾
复习提问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加热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白色
白色
暗紫色
黑色
KClO3
KCl
O2
KMnO4
K2MnO4
MnO2
O2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H2O
O2
1.原理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类型一:过氧化氢
实验室制取氧气
2.发生装置
类型二:高锰酸钾(加热)
2.发生装置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的
气体
3.收集装置
(1)排 水 法
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优点:
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3.收集装置
(2)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3.收集装置
优点:能收集到干燥的气体
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实验步骤
装置分析(高锰酸钾)
棉花!为什么?
试管口为什么要倾斜?
冒气了,开始收集吧?
查
装
定
4、实验步骤
点
收
离
4、实验步骤
熄
查→装→定→点→收→移→熄
4、实验步骤
(2)装药品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集气体
(6)先把导管离开水面
(3)固定装置
(7)熄灭酒精灯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4、实验步骤
具体如下:
(1)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 证明
已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
5、验满方法
6、放置方法
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外焰对准药品加热
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7、易出错的地方
讨论:1、某同学制得氧气不纯,可能原因?
2、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
答:①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时间不够; ②排水法收集,开始时,瓶中没有装满水; ③排水法收集,没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就开始收,空气进入集气瓶…
答:①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②实验完毕,没有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③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热试管接触灯芯;热试管放入冷水中…
A
B
C
D
E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二、氧气的性质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水或沙子
二、氧气的性质
讨论
(1)为什么木炭要由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2)为什么要在燃烧铁丝的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 燃烧木炭时为什么不放水
二、氧气的性质
3、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4、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
1、应用外焰对准药品加热
2、导气管应与橡皮塞齐平
1、改正下图中的错误
练一练
2、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①④⑥⑤
练一练
3、 已知在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 → 水+氧气,且反应
迅速,据此设计一套用下图所示仪器组装成的制取和
收集氧气的装置,
⑴第1套:选用仪器(填选项) ,
(排水法)
⑵第2套:选用仪器(填选项) ,
(向上排空气法)
B、C、D、E、A
B、C、F、A
练一练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C
D
练一练
5、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 )
A、分离液态空气
B、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氯酸钾受热分解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B
练一练
氧气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药品及原理
仪器及装置
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分离液态空气
收集验满方法
课堂小结
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