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9 14:4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下列有关安全知识错误的是
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C.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
D.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2.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下列图标中,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A. B. C. D.
3.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比煤的密度小 D.纸比煤着火点低
4.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x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5.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多坐地铁少开私家车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6.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被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A.干冰 B.火碱 C.生石灰 D.氢气
7.会引起易燃、易爆物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情况是
A.厂房或仓库注意通风 B.不与其他物质混放
C.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 D.搬运时轻拿轻放
8.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一种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B.CO、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实验中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CO2
D.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
9.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能减少和避免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资料着火时,立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一旦发现有人触电,立刻用手将人拖离电源
C.厨房里液化气大量泄漏时,立刻打开排风扇换气
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盖灭
10.门窗紧闭的厨房内一旦发生煤气大量泄露,极容易发生爆炸,当您从室外进入厨房嗅到极浓的煤气异味时,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立即开启抽油烟机排出煤气,关闭煤气源
B.立即打开门和窗,关闭煤气源
C.立即打开电灯,寻找泄漏处
D.立即打电话求救
1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随时携带手帕,减少使用面巾纸 B.尽量搭乘公交车,减少使用私家车
C.实验后的废酸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D.森林公园里的残枝落叶可就地掩埋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滤毒罐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B.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二氧化碳分子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氧气分子变小了
13.符合化学实验室安全要求的是
A.电气着火用水扑灭 B.不能品尝化学药品味道
C.用剩的化学药品可以带回家 D.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
14.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块状大理石、10% H2SO4溶液
Ⅱ 块状大理石、7% HCl溶液
Ⅲ 大理石粉末、7% HCl溶液
A.实验Ⅲ对应的如图变化曲线为甲
B.实验Ⅰ和Ⅱ对比,可说明酸的种类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C.实验Ⅱ和Ⅲ对比,可说明参加反应的固体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D.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最终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
二、填空题
15.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乙醇属于化合物 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汽油和乙醇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则汽油中一定含有____和____(填元素符号 )。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分别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6.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也是______的主要成分。
(2)甲烷易燃烧,产生______火焰,放出热量,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再将烧杯迅速的倒转过来,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是______,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______分子和______分子组成),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使______更严重。
17.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甲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乙实验中,使紫色纸花(用石蕊试液浸泡过)变红的原因(用符号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图丙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填字母)。
A.试管内液面上升 B.试管变瘪 C.试管内液体变红 D.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终将成为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
(1)乙醇汽油可以作为燃料是因为乙醇汽油具有_________性;
(2)乙醇汽油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3)乙醇汽油在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
(4)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19.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1)煤、石油和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能、______(填一种)等。
(3)使用电池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干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三、推断题
20.由碳、氢、氧、铁中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发生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如下图所示。已知丙和丁都为常见气态氧化物。
(1)若乙为固体单质:
①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甲为化合物,甲→丙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__。
(2)若乙为气体单质:
①若甲为单质,写出丙→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若甲为化合物,则甲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
21.现有A、B、C、D四种常见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C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B元素的单质是目前世界上年产最高和使用量最大的金属,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W;D元素可组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单质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可生成化合物DC或DC2,DC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写出A、B两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元素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
(3)该B、C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红色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B元素在该红色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
(4)写出B单质在C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通电条件下由某种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生成元素A的单质和元素C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水在不同的实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中的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众多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乙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直流电源中电极A是______极(填“正”或“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实验乙中,C与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_,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为: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5)通常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在实验室,用______检验C试管产生气体。
(6)图丙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80℃水的作用除了隔绝氧气外还有_______作用,图中燃烧的地方应该是________(填“a”“b”或“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通过对比a处和b处,能得到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该实验小组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了氢气,他们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在研究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时,小组同学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图F是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的水,氧气从______导管口进入(选填“a”或“b”),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五、计算题
24.随着经济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煤、石油和_______通常成为化石燃料,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CO2、SO2、NO2、CO等气体和粉尘,其中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是________,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只写出一种)。
(3)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根据化学方程式,试计算4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5.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若充分燃烧8g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最少需要氧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B 6.D 7.C 8.A 9.D 10.B 11.C 12.A 13.B 14.B
15.(1)B(2)物理(3) C2H5OH + 3O22CO2 + 3H2O C H
(4) N2 CO2
16.(1) 甲烷 沼气
(2) 蓝色 有水珠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氢 氧O
(3) 甲烷(CH4) 水(H2O) 温室效应
17.(1)瓶中的氧气被耗尽
(2) 化合反应
(3)AD
18.(1)可燃(2)混合物(3)热能(4)乙醇+氧气 二氧化碳+水
19.(1)天然气(2)太阳能(合理即可)(3)化学能
20.C (或 等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CH4
21.氢元素(H) 铁元素(Fe) Fe2O3 +3 3Fe+2O2Fe3O4 2H2O2H2↑+O2↑ 分解反应
22.(1)乙
(2)蒸馏
(3) 氢气 正
(4) 1:2 8:1 氢元素和氧元素
(5) 增强水的导电性 带火星的木条
(6) 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a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3.(1)水槽
(2)BD或BE
(3) b 52.6%
24.(1)天然气;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2)CO2;SO2或NO2(3)36g
25.44.7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