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6课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第6课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17 13:2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词语积累
媲美 事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明日黄花
褒贬 昙花一现 销声匿迹 孤芳自赏
威慑 一蹴而就 面目全非 班驳陆离
积淀 筛选 攻讦 咀嚼 时髦 蜕除
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举例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下表的填空:
比较对象 概念 特点 举例
传统文化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时代性、
民族性
(文化遗产) 民族服饰、
古典诗文、
生活习俗
文化传统 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不可捉摸、无处不在
(民族精神) 和睦相处、
尊老爱幼、
团结奋进
比较两个概念
反馈练习(一)
结合课后练习4,任选一组,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第一组:
四合院与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作为文化实体,确实有不少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少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南朝北,建筑形式——屋脊、抢水、漏窗的运用,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看出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第二组:
两幅图放在一起,反差相当大,一动一静,一在自家的庭院里,一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之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静淑的少女也变得开放、富有活力的运动员了。
第三组: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娱乐和学习方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赞颂了亲情、集团意识,提倡保护自己,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体育运动,不过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作用不大。电脑世界,为孩子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它有现代科技的成果。电脑的普及,体现了现代的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反馈练习(二)
结合图片,谈谈这些“传统文化”今天仍有着怎样的内涵: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在XX论坛上,有网友曾经问我:哪些算是西方的主流文化、经典文化、精英文化?孩子又怎样去吸收呢?我是这样回答的——
在这里,我并不想下定义,而只想调动一下你的感觉。现在的孩子了解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乔伊斯、马尔克斯、大江健三郎吗?了解柏拉图、卢梭、黑格尔、尼采、马克思、海德格尔吗?了解古希腊神话、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启蒙主义吗?了解《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吗?了解华盛顿不愿权力膨胀而自我约束、主动辞职的伟大举动吗?了解阿克顿“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一现代至理名言吗?
有人曾经说过:“现在孩子接触现代东西机会太多,接触西方东西太泛滥。”在看起来符合事实,而实际上现在的孩子接触的西方文化多半是流行的(在西方本身也未必普遍认同)肤浅的快餐,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之类的。至于西方的主流文化、经典文化、精英文化,他们却很少涉猎,大多数是一窍不通。如果不从西方的主流文化、经典文化、精英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中国的现代文化恐怕就没有希望了。
完成《评价手册》P57—58的
1—10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