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时练
一、单选题
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以下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壁虎断尾 B.蜜蜂跳8字舞
C.章鱼喷出墨汁 D.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
2.研究者为研究的动物创造某种条件,并给动物施加不同的信号刺激来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
A.查阅资料法 B.观察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3.电影《囧妈》中徐伊万母子两个遭遇了熊的攻击。徐伊万母子俩开始被小熊吓着了,拼命躲避小熊的过程中把小熊戏弄了一番。小熊的妈妈发现了,认为人类是在欺负小熊,于是疯狂“反攻”人,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
4.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中分别描绘了两类昆虫的哪些行为( )
A.防御、取食 B.防御、迁徙
C.取食、繁殖 D.迁徙、繁殖
5.孔雀开屏属于( )
A.攻击行为、学习行为 B.繁殖行为、先天性行为
C.防御行为、学习行为 D.觅食行为、先天性行为
6.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一组的是( )
①蚂蚁筑巢 ②蜜蜂采蜜 ③家蚕吐丝 ④大山雀偷饮牛奶 ⑤鸟类迁徙 ⑥鹦鹉学舌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昆虫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保护自身安全不受天敌伤害的自卫行为。下面可以确保昆虫在紧急状态下度过险情的行为是( )
①枯叶蝶静止似枯叶;②叩头虫仰面朝天躺下装死;③家蚕吐丝作茧;④椿象射发出有臭味的挥发性液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蚂蚁搬家 B.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
C.老鹰抓小鸡 D.两只雄羚羊为争夺雌性而打架
9.下列现象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铃声响,狗分泌唾液 B.鹦鹉跟客人说“再见”
C.动物园的小猴推车 D.失去雏鸟的母鸟给金鱼喂食
10.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与蜘蛛织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孔雀开屏 B.鹦鹉学舌 C.老马识途 D.狗辨主客
11.下列各项中分别属于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的是
①狮子追捕羚羊;②一只母猪哺育小猪;③黄鼠狼遇险释放臭气;④秋后大雁南飞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③② D.③③①②
12.下列选项,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心脏跳动 B.小鸟喂鱼 C.大雁南飞 D.公鸡报晓
13.用农药诱杀害虫是利用动物的
A.取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 D.昆虫之间的通讯
14.“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蝴蝶和蜻蜓的(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遗传学家 Jeffrey C.Hall.Michael Rosbash以及Michael w.Young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机制。下列有关节律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昼行夜伏属于节律行为
B.鸬鹊的迁徙属于节律行为
C.人体生物钟属于节律行为
D.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节律行为与遗传无关
16.下列关于奥地利学者劳伦兹及其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劳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B.劳伦兹研究的是小野雁的先天性行为
C.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
D.劳伦兹认为: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17.今年5月底,原生活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15头亚洲象向北跨越400公里,接近昆明主城。云南大学的相关专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象群首领经验不足,出现了迷路状况。专家的这个观点体现大象具有哪种行为( )
A.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 C.社会行为 D.攻击行为
二、综合题
18.为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步骤一: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A、B、C三个小岛.A、B岛与A、C岛间用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形成桥①和桥②如图所示。
步骤二:将饥饿的蚂蚁放在A岛处,B岛放食物,C岛不放食物,让蚂蚁自由通过桥①和桥②,大多数蚂蚁爬向了B岛。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大多数蚂蚁爬向了C岛。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前捕获的蚂蚁来自________。
(2)完成步骤二后,桥①和桥②的唯一区别是:________。
(3)完成步骤三后可以推测________。
(4)完成步骤二后在不干扰蚂蚁活动的情况下给桥①滴洒香水,蚂蚁队伍出现混乱状态,短时间内不能准确走向目的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有同学提议用2只蚂蚁做实验就可以了.你认为此同学的提议可行吗?请你说出自己的理由________。
19.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是一种______行为。
(2)学习行为是在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因素的作用,由______和______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
(4)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运动不仅需要运动系统,所需能量还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参考答案
1--10BDCCB DBDDA 11--17AADCD BC
18.(1)同一蚁穴(2)气味不同(3)蚂蚁是用气味进行通讯的(4)香水对蚂蚁的通讯造成了干扰(5)不行,数量过少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误差大
19.(1)学习(2)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3) 强 少 (4)循环系统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