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综合与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综合与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09 15:2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复习与检测题(含答案)
可他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12 0-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绿色能源”是当今人类理想的能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地热能 C.石油 D.氢能
2.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
3. 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秸秆露天焚烧 B.废气达标排放
C.工地酒水除尘 D.禁放烟花爆竹
4.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
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
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6.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
B.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7.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
B.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8.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9.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
10.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0分)
11.下列是与人类的生活和未来密切相关的物质:A.甲烷,B.酒精,C,氢气。
选择相应的化学式填写。
(1 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可以提供清洁、高效的氢能;
(3)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2.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 、 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破坏环境。
13.从燃烧条件分析:
天然气具有 性,泄漏后与 接触,遇明火易发生爆炸。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以下是常用的灭火工具,你认为消防员进行灭火时,最适合的是
A.水 B.沙土 C.二氧化碳灭火器
利用该物质灭火的原理是
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
15.某化学小组探究燃烧与灭火的主题,为开展相应活动,特邀请你参与完成:
(1)与图1比较,采用图2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优点是 ;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3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
(3)"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立即生成H2而发生火灾甚至爆炸,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16.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哪个先熄灭 ”这问题,甲 、乙两名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都熄灭了,原因是: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的理由是
(3)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此时,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17.火力发电需消耗大量的煤炭,热电公司技术研究小组改进燃炉结构,适当增加进风量,将炉内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这种做法有利于节能的原因是 。
(2)与煤炭燃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18.小刚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注意到一张纸容易燃烧,而卷成纸团却不易燃烧,联想到细铁丝受热后,在空气中一般只产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思考,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协助他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发现问题]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出猜想]
猜想①: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猜想②;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可燃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验证猜想]实验报告如下:
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① 将两块红热的木炭分别放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燃烧更剧烈
猜想② 取质量相等的铁条、镁粉,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燃烧更剧烈
[结论应用]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而达到节药能源的目的,提出条具体建议:
19.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右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 集气法。
[对气体猜想]
猜想1:全部是CH4;猜想2:全部是CO;
猜想3:全部是CO2;猜想4: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 气体 。
(2)步骤②的目的是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1或4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b无明显现象,“现象c”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 ”成立。
五、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0.23g菜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据此可推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符号)。
21. 沼气(甲烷)是一种在农村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燃料,要使 16g甲烷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1、C2、C3、A4、B5、B6、D7、D8、A9、A10、B
二、11、(1)C2H5OH (2)H2 (3)CH4
(1)石油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13、可燃,氧气,CH4 +2O2CO2 +2H2O
三、14、(1)B,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
镁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1)减少污染 (2)氧气(或空气) (3)放热
(1)茶杯内氧气耗尽了
(2)热气流向上,高处的氧气先耗尽
(3)AC
17、(1)使煤充分燃烧
(2)C+O2CO2(或2C+O22CO)
四、18、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
氧气深度高的
镁粉比镁条燃烧更加剧烈,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与氧气接触面积大的
燃烧时保持氧气充足(或使燃料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排水
二氧化碳
除去二氧化碳
气体通过水后会混有水蒸气,把“注水装置”中的注水换为注浓硫酸
2,4
五、20、C、H、O
21、6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