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学习弱起小节。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组织教学
师弹奏《苏珊娜》,生做课前准备。
师生问好。
教学过程
发声练习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听完歌曲后,请孩子们起来说一说,在音乐里面,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举手回答
师:孩子们在春天的音乐里听到和见到了这么多美丽的风景,那春天还有哪些小动物呢 生:青蛙、蜜蜂……用小动物做发声练习。
课堂导入
我们感受了春天的美景,也认识了这么多有趣的小动物。今天,我们特别有幸,收到了来自意大利小朋友地邀请,请大家去意大利欣赏他们的春天,你们听,他们唱着歌来迎接我们了。请孩子们一边听歌曲,一边思考,歌曲里边,田野对我们说了些什么,或者说,有哪些歌词,是你理解不了的
师播放歌曲《田野在召唤》
生:我听到田野多我们说“梯里通巴”。师:“那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呢?它是由意大利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快快来吧,召唤大家的意思。那是谁在召唤大家呢?生:是田野在召唤!
板书课题《田野在召唤》
三、新课教学
(一)、感受歌曲情绪、体验节奏特点。
师:刚刚我们听了歌曲,知道这是一首合唱歌曲,它有两个声部(师简短轻轻哼唱两个声部),但是今天我们只学唱第一个声部。那请大家再听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思考,这首歌曲,它的情绪是怎样的,一声部的节奏又有怎样的特点!
歌曲情绪:开心地、活泼地。
一声部节奏特点:小快板,轻盈地。
(二)、认识弱起小节。
1.这两个声部,那现在请大家观察我们的一声部,前面全部是什么?对,全是休止符。这是一首四拍子歌曲,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生:强、弱、次强、弱。(师板书强弱规律)师:那歌曲的一声部是在第几拍开始的旋律?生:第四拍。师:第四拍是弱拍,我们称这样弱拍开始的小节为弱起小节。
在次强拍或者弱拍开始的小节我们称它为弱起小节。弱起小节又称为不完全小节,它的第一个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相加,恰好等于一个完整的小节。
(三)、哼唱歌曲。
请孩子们再次听听音乐,一边听,一边跟着歌曲轻轻哼唱。
(四)、师范唱歌曲。
听了孩子们的哼唱声,老师也忍不住想要唱一唱,请大家听听老师的歌声。(五)、师生跟琴轻唱。
1.跟着琴声,一起轻轻的歌唱吧!
2.处理歌曲情绪,对比相似旋律。
(六)、完整演唱歌曲。
四、巩固练习
(一)、小组接龙。
(二)、师带领生给歌曲伴奏。
(三)、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四)、请伴奏组上台展示。
(五)、师生共同给歌曲伴舞。
五、课堂小结
请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或者说你学到了什么?师:看来孩子们这节课都认真听讲了,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
课后探究
歌曲第二声部除了用啦还能用哪些衬词来表现呢?为下一节课的二声部学习做准备!
走出教室,拥抱春天。
请生起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踏着音乐,踩着节拍,一边歌唱,一边走出教室,去拥抱春天的田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