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PT课件 第八单元_野营[1]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PT课件 第八单元_野营[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9-17 15:3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第八单元 野营
-------有余数的除法
一、教材地位及编写特点
1、以野营为素材,内容有趣,贴近实际。
2、练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开放性强。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重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2. 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信息窗
信息窗1分食品
(一)信息窗解读
(二)教学建议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2. 观察情境图、搜集数学信息
3. 根据信息提问题
4.解决问题“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
5. 小组合作解决其他问题
6.自主练习
信息窗2--------搭帐篷
信息窗解读
教学建议
自主练习
我学会了吗?
整理知识
运用知识
互相评价
本 单 元 易 出 现 的 问 题
及 解 决 办 法
1、商的位置易写错。
2、抄写结果时,忘记写余数。
3、解决实际问题时,答案的结果不知道如何选择。
解决办法:1、注重动手操作,丰富直观表象,多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分的过程,理解商的意义、余数的意义;2、让学生对照竖式检查横式的结果,培养认真检查的习惯;3、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两种情况的不同。
第九单元亲近大海
---------统计与可能性
一、 教材地位
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能简单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而初步涉及的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它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概率初步知识的基础。
教材编写的特点
1.素材的选取生动有趣。
2.强调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内容
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信息窗
信息窗1---------亲近大海
教学建议:
教学这一内容时可以先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再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并提出问题后再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
第3题,是一个实际调查的题目,练习时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信息窗2-----沙滩游戏
教学建议:
多说-----多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 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多做-----多让学生亲自做游戏
本单元易出现的问题
及解决办法
1、分类统计时学生数数时容易遗漏。
2、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描述,学生把握不够严密。
解决办法:不同的类别做不同的标记,培 养学生仔细,耐心的习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释。
第十单元 休闲假日
--------混合运算
教材编写特点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突出了运算规则形成的层次性。
信息窗
信息窗1--------进入景区
信息窗2--------观光旅游
教学内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的技能。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信息窗1—进入景区
一、教材解读
二、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寻找信息
2.学习乘加运算
3.学习乘减混合运算
4.尝试练习
5.总结归纳
信息窗2—观光旅游
一、教材解读
二、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寻找信息
2.学习除减混合运算
3.学习除加混合运算
4.总结归纳
三、本单元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及解决办法
1.将两个一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开始时有困难,学生易出错。
2.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易出错。
解决的办法: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分步到综合,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其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2.重视对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的指导,要通过示范,明确书写格式要求,并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十一 、过年——总复习
一、教材简析
第一部分是以“一家人团聚共贺新年”为主题的综合情景图,借助图中不同人物的对话,暗含了本册“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此图展开对整册知识的复习。
第二部分是结合情景图,对全册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教材以课堂回顾的情境为中心,辐射出四个版块的知识,左上角是复习可能性、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左下角是复习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右上角是复习角的知识;右下角是复习统计的知识。
第三部分是综合练习,主要是对应回顾和整理的设计思路,提供了涵盖整册教材知识点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部分是“我都学会了吗?”是通过解决三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来检测学生对本册数学知识的掌握,为后面的“丰收园”的评价提供依据。
教材编写特点:
1.素材的选取再现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形式与内容的设计,注重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体现在形式上,在设计回顾整理时,由中心引发,将整册教材10个单元的知识点整合在四个版块,简练清晰,便于复习。
其次,每个版块的知识点与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相对应,突出了由情境引发问题的教材编写特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等知识。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感受整理与复习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
复习建议
1、以学生为主。
2、以课本为主。
3、以课内为主。
4、以能力为主。
练习题的处理
丰收园
1、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3、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