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回答1~2题。
1.下列资源,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2.右图反映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3.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行为与此主题不符的是( )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按性质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示意图、中国与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示意图,回答4~5题。
4.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的是( )
A.煤炭、潮汐能
B.生物能、石油
C.地热能、天然气
D.太阳能、土地
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
A.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B.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C.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均衡
D.人均耕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6.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②林地 ③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④荒地
B.①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②以早地为主的耕地 ③林地 ④草地
C.①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②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③荒地 ④草地
D.①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②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③荒地 ④林地
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A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C.草地
D.难以利用的土地
8.关于图中a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C.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9.我国各地土地资源性质差别很大,需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开发。下列地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
A.华北平原——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B.大、小兴安岭——草地
C.内蒙古高原——林地
D.东北平原——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读某市2008-2017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2008-2017年该市( )
A.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
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1.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针对该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
B.城市建设向林地扩张
C.退耕还湖
D.退耕还林
12.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 )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图说明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14.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且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读图,回答15~16题。
15.水资源与耕地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南方区
B.北方区
C.西南区
D.西北区
16.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最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植树造林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南水北调中线通水,极大地缓解了我国______地区缺水的状况( )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南方
18.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该地区缺水的气候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在冬季,季节变化大
B.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小
C.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大
D.降水集中在冬季,季节变化小
海绵城市是指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原始生态环境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读图,回答19~20题。
①雨水收集
水泥甬路
绿色屋顶
斜坡绿地
19.图中所示的四种做法,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①雨季增加地表径流 ②旱季保持地面湿润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 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50分)
2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铁矿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风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②土地利用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4)我们所在地区水土配合不佳,缺水现象非常严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作出自己的贡献?
22.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__________,但各类比例不尽合理。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______,B______,C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_____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3.读中国地形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
(2)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从气候来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
_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干湿地区),_______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从地形来看,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和丘陵地区,林地
则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3)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______丰_______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____________;要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则需实施_________引水工程。
24.读中国年降水量及水资源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观察图中年等降水量线,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受季风影响,从时间分配来看,我国降水______季多,_______季少。
(2)人们常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见降水会直接影响_______生产,为我国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_______洋和_______洋。
(3)我国降水不稳定会引发自然灾害。南方地区雨季过长往往会引发__________灾害,北方地区雨季过短则会引发________灾害。
25.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和东线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_______地区,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不仅有自然因素,还因为这里人口多,工农业发达,位于本地区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
(2)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__________
输送,北达山东和天津,可调水量大,但因为长江在此河段存在_____
问题,水质较差。
(3)某中学学生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便于调水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江流域面积广 ②支流多,大多流经半湿润区 ③干流汛期长 ④含沙量大 ⑤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在长江干流A处修建的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
参考答案
1——5 DBCDB
6——10 BBADD
11——15 ADDBB
16——20 CBCBD
(1)B (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 ④ 小麦
(4)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紧水龙头等。(答出两条即可)
22.(1)齐全 (2)可利用草地 林地 耕地
(3)耕地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3.(1)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2)湿润 半湿润 草 平原 山地
(3)南 北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24.(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或: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夏秋(或:夏)冬春(或:冬)
(2)农业 太平 印度 (3)洪涝 干旱
25.(1)华北 京津唐工业基地(2)京杭运河 水污染 (3)B
(4)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