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基础练习(1)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
1.中国飞人苏炳添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个人最好成绩9.83s并打破亚洲纪录,以半决赛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第一名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黄种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 )
A.10.2m/s B.13.3m/s C.9.0m/s D.12.2m/s
2.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正确的是( )
A.一位同学的身高165 cm B.一本物理书长2.67 cm
C.一元硬币的直径18.0dm D.万里长城全长约670 m
3.关于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值后面写明所用的单位
B.测量长度时,只要仪器精密和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C.计算平均值时,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越好
D.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平均数即可以得测量结果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可以不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B.误差就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不可避免
C.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
D.小明用分度值1c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5cm
5.图是小车和卡车在某时刻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的位置变成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C.以卡车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D.以路牌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6.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小车 B.路边的树木 C.路边的房屋 D.路边的行人
7.小宣在探究某个运动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B.若刻度尺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
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
9.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10.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同一位置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3s~5s内,物体A和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1.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
A.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12.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 内,小车处于运动状态 D.5s~7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13.周末,小明和妈妈在公园匀速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所示。以公园里的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必须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C.不能选取地面上运动着的物体为参照物来说明物体是静止的
D.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二、填空题
14.我们坐在明亮、安静的教室里学习,一般说教室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此时默认的参照物是_______。当我们以窗外飞翔的小鸟为参照物时,教室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5.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迎面吹来,可研究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况,这是利用运动和静止的______的物理知识.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______(运动/静止)的。
16.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 cm、2.43 cm 、2.3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______。
1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
18.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从其中的某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蚌埠至北京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min,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结果取整数)
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 18∶00 0
蚌埠 22∶07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北京 08∶00 …… 1463
19.亲爱的同学,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使用前先看0刻度线在哪里、认清分度值、看清______;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刻度尺。
(2)如图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s,外圈的读数为________s。
20.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乙图中停表的示数是______s。
21.如表是姜堰到南京的T7781次特快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列车由姜堰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千米/小时。列车在“姜堰到扬州”与“扬州到南京”的两个路段上哪一段运行得快一些?__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姜堰 扬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8:13 09:50
发车时间 07:17 08:16
里程/km 0 78 179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A
5.D
6.A
7.C
8.B
9.A
10.B
11.A
12.A
13.B
14.静止 地面 运动
15.相对性 静止
16.2.36 cm
17.8:15
18.525 100
19.量程 A A s 0.1 39.8
20.2.05 398
21.70.2 “姜堰到扬州”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基础练习(2)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米 B.秒 C.小时 D.米每秒
2.2.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5.26cm、15.28cm、15.27cm、14.79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
A.15.28cm B.15.26cm C.15.27cm D.15.15cm
3.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中的“”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4.佳佳在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佳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25m/s B.8m/s C.6m/s D.7m/s
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可能向西行驶
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
C.丙车必定向东行驶
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
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0~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 m B.在0~5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4 m/s
C.在0~1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 m D.在5~15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6 m/s
7.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 内,小车处于运动状态 D.5s~7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8.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0cm
B.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C.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D.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
9.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同一位置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3s~5s内,物体A和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0.如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C.甲、乙都以2m/s的速度作匀速运动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2.“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 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 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 d 约为( )
A.4.5m B.3 m C.1.5m D.0.5m
13.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两车相遇时,乙车距M点1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行驶的速度比乙车行驶的速度大
C.M、N两点间的距离为30m
D.甲、乙两车的相对速度为1m/s
14.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 t时间闪亮一次(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 )
A.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B.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C.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D.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
二、填空题
15.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是其剖面图,请你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线圈的总长度是_____cm,细铜丝的直径是_____cm(直径保留3位小数)。
16.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她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小华的家到学校路程是,如果她用时到达学校,她骑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17.科学探究七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制订计划;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⑤______;⑥评估;⑦交流合作。贯穿整个探究过程的环节是______(填序号)。
18.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5min内飞行了60km,则该飞机飞行的速度为___________km/h,合_______m/s。
19.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5______(填上单位);一节课40min=______s;一瓶矿泉水500mL=______cm3=_____m 。,
20.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取决于所选取的___________。
2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m/s。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____m。冬天一夜大雪过后,城市安静了很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声音的速度受___________影响而变慢;二是蓬松的雪可以有效地吸收___________。
22.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向____(选填“西”或“东”)行驶的;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的,相对于地面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3.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和金属丝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 cm;绕在铅笔上的金属丝的总长度为________cm,直径是________mm。
24.亲爱的同学,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使用前先看0刻度线在哪里、认清分度值、看清______;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刻度尺。
(2)如图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s,外圈的读数为________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5.C
6.C
7.A
8.C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3.50 0.18
16.自行车 4
17.分析与论证 ⑦
18.720km/h 200m/s
19.m 2400 500 5×10-4
20.位置 参照物
21.340 1020 温度 噪声
22.船 东 静止 运动
23.1 1.7
24.量程 A A s 0.1 39.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基础练习(3)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2.佳佳在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佳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25m/s B.8m/s C.6m/s D.7m/s
3.一辆新概念汽车Pivo正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全程6km,所用时间是10min,则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 )
A.60m/s B.60km/h C.10m/s D.10km/h
4.单位换算常采用“等量代换”,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25cm=25cm×0.01=0.25m B.25cm=25cm×0.01m=0.25m
C.25cm=25×0.01m=0.25m D.25cm=25×0.01=0.25m
5.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孩子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路边的树林
C.小孩的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6.艳红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46cm、4.47cm、4.48cm、4.468cm、4.58cm,则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A.4.478cm B.4.48cm C.4.47cm D.4.4695cm
7.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将一枚硬币竖立在高速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8min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列车 C.房屋 D.树木
8.现在你正进行期末测试,放松一下,观察周围事物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现在教室外温度约为30℃ B.一根中性书写笔的质量约为10g
C.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约1cm D.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分钟
9.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中学生食指的长度为1.6cm B.教室的空间高度为3.5m
C.人的一次脉搏跳动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0.8s
10.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C.做眼保健操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D.中学生正常心跳一秒内大约7次
1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0~5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 m B.在0~5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4 m/s
C.在0~1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 m D.在5~15 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6 m/s
12.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 内,小车处于运动状态 D.5s~7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1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甲同学的速度为0.625m/s
二、填空题
14.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上学途中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她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小华的家到学校路程是,如果她用时到达学校,她骑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1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
16.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迎面吹来,可研究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况,这是利用运动和静止的______的物理知识.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______(运动/静止)的。
17.小明骑自行车2min行驶600m,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0km/h。若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以小明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马拉松运动员向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18.佳佳在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则佳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某物体以v1的速度通过全程的三分之一,通过剩余的三分之二的路程的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用v1、v2表示)
19.甲、乙两车为某公司的货运车。在一次送货中,已知甲、乙的速度之比为3:4,通过的路程比为2:3,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20.假期里,小明同学坐着爸爸驾驶的汽车前往太原,图甲是小明观察到的汽车速度表的示数,图乙是他看到高速公路边上的指示牌。则当时汽车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超速行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达太原至少需要___________h。
21. 如图所示的仪器是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图 是它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从 A 到 G 为纸带上连续的几个点,A、C 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E、G 间的时间间隔,A、F 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秒,还可以看出,从 A 到 G 的过程中,纸带是在越拉越_______。
22.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和金属丝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 cm;绕在铅笔上的金属丝的总长度为________cm,直径是________m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C
6.C
7.B
8.B
9.B
10.A
11.C
12.A
13.D
14.自行车 4
15.运动 小车
16.相对性 静止
17.东
18.6.25
19.8:9
20.是 1.2
21.打点计时器 等于 1 快
22.1 1.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基础练习(4)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
1.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高铁,将一枚硬币竖立在高速飞驰的列车窗台上,硬币竟然能够屹立8min而不倒,如图所示。若认为硬币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铁轨 B.列车 C.房屋 D.树木
2.小明同学背着书包骑自行车上学,若认为书包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自行车 B.路面
C.路旁的树 D.路旁站立的人
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4.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4.8m/s B.5m/s C.5.25m/s D.5.5m/s
5.一辆新概念汽车Pivo正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全程6km,所用时间是10min,则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 )
A.60m/s B.60km/h C.10m/s D.10km/h
6.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
A.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A.3:4 B.4:3 C.12:1 D.1:12
8.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0.8m B.初中生的身高约170mm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9.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米 B.秒 C.小时 D.米每秒
10.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 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 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
11.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若两车相遇时,乙车距M点1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车行驶的速度比乙车行驶的速度大
C.M、N两点间的距离为30m
D.甲、乙两车的相对速度为1m/s
12.体育课上,小明和小军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4s内,小明跑得较快 D.两人跑完80m的平均速度相同
13.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 内,小车处于运动状态 D.5s~7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二、填空题
1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为两个质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球做 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若每隔0.02s拍照一次,并测得ab间的距离是1.80cm,则乙球的平均速度______m/s。
15.如图所示,电瓶车正常行驶,速度表指示的数值是________m/s,以此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16.如图所示用来测量木块长度的仪器是________,该仪器的最小分度值为1_______(填单位),所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厘米。
17.2017年9月12日23时58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两者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状态,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______。
18.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秒表是实验室测量___________的工具,如图乙所示,该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s。
19.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2,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___。
20.A、B两地相距3.6km,小明从A地出发前往B地,前一半路程骑行,后一半路程步行, 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他全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1.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秒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C点到E点共运动了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C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2.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图乙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C
6.A
7.C
8.A
9.A
10.D
11.C
12.D
13.A
14.匀速 0.3
15.12.2
16.刻度尺 毫米/mm 2.10
17.相同 静止 运动
18.0.1 时间 37.5
19.
20.2.4
21.6.00 0.15
22.3.40 19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