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声音的特性同步训练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0 10:0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2.2声音的特性
1.(2021湖南模拟)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在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采了花粉的蜜蜂因载重量增加,其翅膀每秒钟振动次数减慢.有经验的养蜂人凭听声音就能辨别出蜜蜂是载满了花粉回家还是没有载花粉回家的.养蜂人判别的根据是:( )
A. 蜜蜂声音的响度不同 B. 蜜蜂声音的音调不同
C. 蜜蜂声音的音色不同 D. 蜜蜂飞行的高度不同
3.(2021上海模拟)能区分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4.(2021长沙岳麓区模拟)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5.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6.(2021广东模拟)如图所示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甲、乙的响度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 D.乙、丙的响度相同
7.(2021天津模拟)街道、乡镇进行防疫宣传时使用了扩音器,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8.(2021新疆模拟)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9.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量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 丙、乙、甲、丁 B. 乙、丙、甲、丁
C. 甲、乙、丙、丁 D. 丁、丙、乙、甲
10.如图所示,对同一个音叉,分别用较小的力和较大的力去敲击,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出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C. 听到的声音越响,小球会被弹得越远
D. 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响度是否与振幅有关”
11.(2021长沙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课本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是( )
A.甲: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
B.乙: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C.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
D.丁: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直尺
12. 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和用嘴吹都能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一样.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高
B. 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低
C. 用棍敲击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D. 用嘴吹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13.(2021北京二模)小明用同样参数的示波器在与声源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做了几次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声波振动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
D.甲、丁的音色和响度都相同
14.(2021济南模拟)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15.(2021荆门模拟)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16. 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声速 B. 响度 C. 音色 D. 回音
17.(2021常州模拟)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某些动物可能能够听到
B.人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一定能听到别人发出的声音
C.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18.(2021南京模拟)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音调高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响度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19.(2021南宁二模)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小周在书房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知道是习主席在讲话,他是通过(  )辨别出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0.(2021东莞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月亮和地球间距离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21.(2021河北模拟)春天柳枝刚刚发芽时,折一段柳枝,捏着泛青的树皮,用力一旋,树皮与枝干就脱离了,用小刀截下一段树皮后,轻轻地把一端削薄,一支柳笛就做好了,吹一下,柳笛声声,清脆悦耳,如图所示。下面关于柳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柳笛发声是由于吹时嘴唇振动发声 B.柳笛发声是由于柳笛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用大小不同的力吹柳笛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
22.(2021广州模拟)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2021安徽模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不同。
24.(2021云南模拟)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时,老师要求“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这是要求调整声音的   ;听声音就知道谁还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其   判断的。
25.(2021河南模拟)二胡独奏时,演奏者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调节声音的   (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演奏者比伴奏乐队离麦克风更近,利用了   的道理。
26.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有关.当用纸片接触最少齿数的齿轮,且转速较慢时,人耳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27.(2021盐城模拟)音乐盒主要由滚筒、音板组成,如图所示。滚筒转动时,滚筒上凸起的点拨动音板上的金属条发出声音。金属板上长短不一的金属条,发出声音的   不同;滚筒上凸起高度不同的点拨动金属条时,金属条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   不同。
28.(2021云南模拟)如图,是我国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正在演奏钢琴,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钢琴上方放置的麦克风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29.(2021达州模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判别出是猿声;“闻其声,不见其人”主要是通过人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其人”的。
30.(2021贵阳模拟)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________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________20Hz的声音(选填“高于”或“低于”)。
31.(2021贵港模拟)在2021年短视频平台上呈现了的众多剧目直播中,《天地永乐 中国节》主题视听音乐会巡演令人期待。演员弹奏琵琶,琴弦会因   而发出声音,听众能够在众多声音中分辨出是古筝还是琵琶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乐器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32.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________的振动引起的.
(2)吹__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________高,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33.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 、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2.2声音的特性参考答案
1.(2021湖南模拟)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在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答案】B
2.采了花粉的蜜蜂因载重量增加,其翅膀每秒钟振动次数减慢.有经验的养蜂人凭听声音就能辨别出蜜蜂是载满了花粉回家还是没有载花粉回家的.养蜂人判别的根据是:( )
A. 蜜蜂声音的响度不同 B. 蜜蜂声音的音调不同
C. 蜜蜂声音的音色不同 D. 蜜蜂飞行的高度不同
【答案】B
3.(2021上海模拟)能区分男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答案】A。
4.(2021长沙岳麓区模拟)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答案】C
5.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答案】B
6.(2021广东模拟)如图所示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甲、乙的响度相同
C.乙、丙的音调相同 D.乙、丙的响度相同
【答案】B。
7.(2021天津模拟)街道、乡镇进行防疫宣传时使用了扩音器,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答案】B。
8.(2021新疆模拟)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C
9.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装不同量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 丙、乙、甲、丁 B. 乙、丙、甲、丁
C. 甲、乙、丙、丁 D. 丁、丙、乙、甲
【答案】A
10.如图所示,对同一个音叉,分别用较小的力和较大的力去敲击,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听音叉发出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C. 听到的声音越响,小球会被弹得越远
D. 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响度是否与振幅有关”
【答案】B
11.(2021长沙模拟)如图所示的四个课本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是( )
A.甲: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
B.乙: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C.丙: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
D.丁: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直尺
【答案】D
12. 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和用嘴吹都能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一样.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高
B. 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低
C. 用棍敲击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D. 用嘴吹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答案】B
13.(2021北京二模)小明用同样参数的示波器在与声源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做了几次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声波振动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
D.甲、丁的音色和响度都相同
【答案】A
14.(2021济南模拟)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答案】A。
15.(2021荆门模拟)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振幅一定更大 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答案】D
16. 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声速 B. 响度 C. 音色 D. 回音
【答案】C
17.(2021常州模拟)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某些动物可能能够听到
B.人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一定能听到别人发出的声音
C.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答案】A。
18.(2021南京模拟)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某比赛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选手听到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音调高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响度来辨别的
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答案】A。
19.(2021南宁二模)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小周在书房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知道是习主席在讲话,他是通过(  )辨别出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20.(2021东莞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月亮和地球间距离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D
21.(2021河北模拟)春天柳枝刚刚发芽时,折一段柳枝,捏着泛青的树皮,用力一旋,树皮与枝干就脱离了,用小刀截下一段树皮后,轻轻地把一端削薄,一支柳笛就做好了,吹一下,柳笛声声,清脆悦耳,如图所示。下面关于柳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柳笛发声是由于吹时嘴唇振动发声 B.柳笛发声是由于柳笛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用大小不同的力吹柳笛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
【答案】A
22.(2021广州模拟)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D
23.(2021安徽模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不同。
【答案】音色
24.(2021云南模拟)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时,老师要求“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这是要求调整声音的   ;听声音就知道谁还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其   判断的。
【答案】响度;音色。
25.(2021河南模拟)二胡独奏时,演奏者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调节声音的   (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演奏者比伴奏乐队离麦克风更近,利用了   的道理。
【答案】音调;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6.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有关.当用纸片接触最少齿数的齿轮,且转速较慢时,人耳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频率 (2). 纸片振动频率小于20Hz
27.(2021盐城模拟)音乐盒主要由滚筒、音板组成,如图所示。滚筒转动时,滚筒上凸起的点拨动音板上的金属条发出声音。金属板上长短不一的金属条,发出声音的   不同;滚筒上凸起高度不同的点拨动金属条时,金属条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   不同。
【答案】音调;响度。
28.(2021云南模拟)如图,是我国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正在演奏钢琴,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钢琴上方放置的麦克风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答案】音调;响度。
29.(2021达州模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判别出是猿声;“闻其声,不见其人”主要是通过人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其人”的。
【答案】音色 音色
30.(2021贵阳模拟)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________时(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________20Hz的声音(选填“高于”或“低于”)。
【答案】次声波;低于。
31.(2021贵港模拟)在2021年短视频平台上呈现了的众多剧目直播中,《天地永乐 中国节》主题视听音乐会巡演令人期待。演员弹奏琵琶,琴弦会因   而发出声音,听众能够在众多声音中分辨出是古筝还是琵琶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乐器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答案】振动;音色。
32.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________的振动引起的.
(2)吹__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________高,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
【答案】 (1). 空气柱 (2). G (3). 频率
33.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 、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________.
【答案】 (1). ③ (2). ⑤ (3). ④ (4). ⑤ (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