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P2O5 B.2KMnO4K2MnO4 + MnO2 + O2
C.2CO + O22CO2 D.H2SO4+NaOH=NaSO4+H2O
2.下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变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变了 D.表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3.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4.抗击疫情,从我做起。84消毒液的制备原理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X。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拖地后,房间内会有淡淡的氯气的刺激性气味,氯气有毒,应注意通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H2O B.NaClO中Cl显+1价
C.NaClO是氧化物 D.氯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
D.点燃条件下,每4克磷和5克氧气反应生成2克五氧化二磷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发生改变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团一定发生改变
7.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目前已逐渐取代氯气作为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制取二氧化氯的反应原理常采用:,则X的化学式为
A.H2O B.H2 C.O2 D.H2O2
8.工业法生产硝酸的一个中间反应,用微观粒子模型表示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10.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3 1 2 0
反应后质量/g 2 5 X 3
A.X的值是6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是2:3 D.甲一定是化合物
1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2:1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分子种类均未发生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2.5O2P2O5 B.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C.C+O2CO2↑ D.4Fe+3O22Fe2O3
13.100g含碳元素18%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已知混合气体发生反应:CO+CuOCu+CO2),然后再将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300g B.150g C.100g D.50g
14.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 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10:1
1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6 2.0 0.2 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X 5.8 0.4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1:14
二、填空题
16.根据CuO + H2H2O + Cu 填空
CuO H2 H2O Cu
1 80g ______ ______ ______
2 _______ 1g ______ ______
3 ______ ______ ______ 3.2g
4 ______ ______ 180g ______
17.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消毒原理为2NaClO+CO2+X=Na2CO3+2HClO,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作用。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
(2)根据消毒原理可知,在贮存84消毒液时应注意什么?______
18.将8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里燃烧,有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给定氧的质量/g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g
第一次 7 14
第二次 8 16
第三次 10 16
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数据说明,在三次实验中第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_g。
(3)第______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______g。
(4)三次实验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______。
1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N2H4+____N2O4=____N2+____H2O
(2)____H2+____WO3=____W+____H2O
(3)____HCl+____Fe2O3=____FeCl3+____H2O
2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在包装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氮气的化学式______;
(2)钻石是打磨过的金刚石,构成金刚石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
(3)炼钢需要氧气助燃。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填化学用语)
(4)镁粉常用于生产照明弹,燃烧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
(5)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检验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若产生的____,还会形成______则是硬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三、推断题
21.王同学在上网课时,自学了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于是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下列题目。已知 A、B、C、D、E、F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B 含有相同的元素,B、E 为氧化物,C、D、F 都为单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在反应①中起___________作用。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C:___________F: 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
22.A~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和C组成元素种类相同,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推断:
(1)物质B在图中转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 。
(2)写出①、②、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 。
四、实验题
23.用下侧装置图所示仪器测定空气中O2体积分数,A为标有将容积分成五等份标线的集气瓶,烧杯中盛水,通过下列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集气瓶中装有空气部分的容积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①打开弹簧夹,②点燃匙中红磷,③夹紧弹簧夹,④将橡皮塞按进A瓶口,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中具体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
(4)若水进入A瓶量达不到1/5处,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只需写一条)
(5)为减少实验误差,请写出对此实验三条步骤中某一条的改进建议:_________。
2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某学习小组利用如下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探究学习。
资料:①KClO3的熔点约为356°℃,MnO2在加热条件下不分解。
②KClO3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③由图2分析,加热KClO3时试管口选择朝上的原因是_______。
④图2中A→B段氧气浓度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⑤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如图A、B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①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②请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请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五、计算题
25.甲烷(CH4)和氧气反应生成甲醇,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4+O22CH3OH
(1)2CH3OH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为(列式计算)_______。
(2)CH3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式计算)_______。
(3)16g甲烷充全反应理论上得到甲醇的质量是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26.31.6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30g,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反应?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D 6.D 7.A 8.B 9.D 10.C 11.A 12.B 13.B 14.D 15.B
16.2g 18g 64g 40g 9g 32g 4g 0.1g 0.9g 800g 20g 640g
17.(1)H2O(2)密封保存
18.(1)二
(2) 一 1
(3) 三 2
(4)没有
19.(1) 2 1 3 4
(2) 3 1 1 3
(3) 6 1 2 3
20.(1)N2
(2)碳原子
(3)O2
(4)
(5) 肥皂水 较少泡沫 较多白色垢状物 煮沸
21.催化 H2O2 O2 Cu
22.(1)催化作用
(2)
23.(1)
(2)③②④①
(3)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液面约在刻度“1”处
(4)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合理即可)
(5)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后,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24.(1) 氯酸钾分解温度高于氯酸钾的熔点,防止液态的氯酸钾流出
温度升高,试管中气压增大,部分空气排出
(2) 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25.
(1)2×(12+1×4+16)=64
(2)
(3)32g
解:设理论上得到甲醇的质量为x
x=32g
答:16g甲烷充全反应理论上可得到32g甲醇。
26.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6g-30g=1.6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1.6g。
(2)设生成1.6g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x=15.8g
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15.8g,故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