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 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 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19: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大数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
(1)预习展示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本中学过生活中大数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大数,我一起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这一章,先看学习目标:1、掌握数位顺序表;2、能熟练读写多位数
3、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4、掌握改写与省略的方法。
课下我们将知识点进行手抄报整理,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
(黑板上相应知识点,请孩子们分别汇报,不足的及时找其他同学补充)预设:
生1: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
亿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亿级读完加个“亿”字,万级读完加个“万”字;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生2:大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写好了再分级读一读。
生3:比较大小: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生4:改写和求近似数:1)整万的数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位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用“ = ”表示。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 万 字;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 亿 字;省略前后数的大小改变了,所以用“≈”表示
生5:数位顺序表(学生自制卡片)
汇报顺序不定
针对孩子们的汇报及时总结,再补充一些零散的知识,自然数的产生,计算器和算盘的应用。
设计意图:让孩子课下自己总结,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本章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课上用自己的语言展现给大家。
(2)巩固提升(闯关环节)
闯关环节之第一关:我是小法官。(先独立思考,再抢答,重点讲4题)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是计数单位( )
2、9090090左边的9表示9个十万,中间的9表示9个万,右边的9表示9个十。( )
3、七位数一定比六位数大。( )
4、在6和3之间添7个零,得到的数读 作六亿零三。( )
设计意图:基本概念和简单知识的巩固,数为顺序表的应用。
闯关环节之第二关:我是填空小能手(请同学分别回答)
1、在30206860这个数中,( )位和( )位上的0不读。
2、九亿、五千万和五千组成的数是( ),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3、35□760000≈35亿,□可以填( )
重点强调2、3题
设计意图:基础题型的巩固,为后面的题型做好铺垫
闯关环节之第三关:我是小老师
1、全球人口是7000000000人 改写:7000000000≈70亿
2、太阳的直径1389000千米。
读作:一百三十八九千。
1389000≈138万
3、北京市人口是19612368人,比上海人口19213200人 多 。
4、我国平均生产和丢弃一次性筷子为三十七亿零五十万双。
写作:370500000
(交流讨论再回答,特别讲解第4题,由丢弃筷子所想到的,提醒孩子们注意少用或不用筷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设计意图:对改写和近似数,比较大小等知识的巩固与提升。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数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增强孩子们节能环保意识。
(3)拓展延伸(游戏环节)
游戏规则:
两个同学一组,准备好两套数字0~9的卡片。两人轮流模卡,每次摸一张,把摸到的数字写在自己选定的那组空格的某一格里,谁的数大谁就获胜!
两个同学分别代表男生和女生进行比赛。
设计意图:对比较大小知识的提升,游戏形式提起孩子们的兴趣,是孩子们快乐学习。
(4)总结收获
让孩子分别总结,本节课收获了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课后反思:因为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本节课的设计以生活中的大数开头,中间穿插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们生活中要注意节能环保。注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对所学知识方法的熟练应用,孩子能在课上及时的质疑和纠正错误是这节课的亮点之一。若更多孩子参与游戏中,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