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0 13:2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单选题
1.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不同
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叉是否有弹性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 回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5.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C.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D. 物体的振动一旦停止,发声也随之停止
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真空不能传声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宇航员能在月球上交流
D. 只要声音反弹我们就能听见回声
8.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
A. 空气、水、铁管 B. 水、空气、铁管 C. 水、铁管、空气 D. 铁管、水、空气
9.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从而进行创作,这说明 (  )
A.人的牙齿也是听觉器官的一种
B.人的牙齿可以发出声音
C.人的牙齿也可以传递振动
D.贝多芬有特异功能
10.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 一声 B. 最多2声 C. 3声 D. 4声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打电话,手机随即发出悦耳的铃声,铃声是由于手机内的扬声器________产生的;把抽气机接在真空罩上向外抽气时,同样打电话,手机铃声却越来越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12.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在学校大礼堂激情上演。同学们感觉到地板在振动,说明声可以传递 。表演的同学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消失,是由于 。同学们听到的鼓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处。
13.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 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这是为什么呢?请做出合理的猜想: .
14.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蝙蝠的“回声” 定位是利用了超声波反射回来的 (选填“信息” 或“能量”) 定位的;
15.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他用木槌敲击鼓面的时候,既能听到鼓声,又能观察到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16.甲同学用一块木棒敲击铁制作的水管的一端,这时乙刚好经过水管的另一端,那么乙可以听到 次水管的敲击声.
17.声音要靠 传播,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必须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
18.据《千山晚报》报道,我市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 产生,经 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 处控制噪声.
19.我省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 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她又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
20.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 (运动/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声是通过 传播而来。
三、实验探究题
21.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___,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
(2)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3)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不能将玻璃罩内抽到绝对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__(填序号)得出的,该实验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假设推理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A
5.【答案】 D
6.【答案】 B
7.【答案】 A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C
二、填空题
11.【答案】 振动;介质;真空
12.【答案】 能量;鼓面的振动停止;空气
13.【答案】 固体传音效果要比气体好
14.【答案】 空气柱;信息
15.【答案】 纸屑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转换法
16.【答案】 三
17.【答案】 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8.【答案】 振动;空气;声源
19.【答案】 翅膀振动;;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对科学的求知欲等.
20.【答案】 静止;空气
三、实验探究题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1.【答案】 (1)小
(2)介质
(3)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