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9-17 20:5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等高线与地形图
等高线与地形图
同线等高
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有时看到重合,那是陡崖.
1.地形图:表示地势高低起伏
2.等高线:海拔相同点的连线
一.概念
二.五大地形海拔高度判读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盆地:外高内低
三. 根据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四.根据形状,判断地形种类
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
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集水线)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
特征
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
盆地洼池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五.计算陡崖的高度
陡崖相对高度H:
(N-1) ×h≤H<(N+1) ×h
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h为等高距
陡崖(顶部)海拔高度H:
A ≤ H< A+h
A为重合处最大等高线数值,h为等高距
陡崖底部海拔高度H:
B-h <H≤ B
B为重合处最小等高线数值,
h为等高距
陡崖相对高度:40米≤H<80米;
陡崖海拔高度:160米≤H<180米。
底部海拔高度:100米<H≤ 120米
①三地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余村: ,李村: ,气象哨:
③以王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已知王村气温是10℃,按大气温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一般规律,丁山的气温应是 ℃
②已知王村与大月山在图上的距离是7厘米,两地实际距离 。大月山在王村的 方向。
下面是一幅1:200,000地形图,判读后回答:
山谷
鞍部
山脊
14KM
东北
650
5.8
五.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水库大坝选址:
水源充足,宽阔的储水区,地势狭窄的谷地
铁路,公路选线:
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农业规划:
根据等高线反映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地表起伏和坡度、坡向对农业影响:
1.平原—种植业 丘陵、山地—林业
2.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需要修筑梯田(缓坡)
适合发展林业(陡坡)
3.坡向造成太阳辐射和水分条件差异:
阳坡:太阳辐射强,光照、热量条件好,但蒸发强,水分少。
阴坡:水分多,但光照、热量条件差
1.图中所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2.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① ② ③
3.图中箭头表示小河的流向是:
4.甲、乙表示的地表坡度中,甲处的坡度较 ,乙处的坡度较 ;甲、乙两处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 处。
5.如果要将小河引水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从降低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考虑,较合理的路线是 ,理由是 。
6.最适宜建造水库的地点: 理由:
丘陵
洼地
陡崖
鞍部
由西向东



AC
顺流而下,工程量小
筑坝工程量小,上游有较大的水区,水量丰富
A点的西侧峡谷
7. ②处的相对高度
不大于
不小于
30米
10米
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选“点”: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地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输油管道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水库大坝选址应在山间盆地的出口峡谷处等。
(3)选“面”: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①依山傍水,靠近水源;②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③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陡坡适宜种树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缓坡丘陵可开发梯田,平原地区则可进行农耕种植业。
地形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1)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AB沿线,纵轴表示高程)。
(2)确定垂直比例尺(AB沿线的相对高度小于500米,为了图形能较好地反映地面的起伏,用1厘米表示100米)。
(3)将AB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平移到横坐标上。
(4)将各点的高程表示在坐标中。
(5)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1)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条 剖面线画的。
A.AB B.CD
C.EF D.GH
(2)图中Q点的地形是  。
(3)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哪个更大些
A
鞍部
垂直比例尺
练习:
读图,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 )
C
练习:
Thank you!
地形剖面图:反映地势起伏
各大洲地势剖面图
我国地势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