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章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0 13: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的杠杆,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
A.筷子 B.起子
C.羊角锤 D.独轮车
2.下列情景中,关于力对杯子做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手托着杯子上楼梯,手对杯子没有做功
B.用手托着杯子长时间站立,手对杯子做了功
C.用手托着杯子乘电梯上楼,手对杯子做了功
D.用手将杯子扔出后在杯子飞行的过程中,手对杯子做了功
3.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面,再各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则(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B端下降
C.杠杆A端下降 D.无法判断
4.男孩与女孩在玩跷跷板,板的重心在转轴处,两人在空中某处静止不动,如图,下列判断哪个正确(  )
A.跷跷板没有处于水平位置,所以此时杠杆没有平衡
B.类似于天平,男孩位置更低,男孩质量大
C.比较力臂l1和l2,女孩质量大
D.两人在空中静止,男孩与女孩质量一样大
5.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功率越大 D.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但功率不一定大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重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匀速移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0N,若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及摩擦,拉力及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
A.20N 2W B.30N 6W C.100N 2W D.20N 6W
7.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将自由往下降落称为“收”,将整个滑轮称为“绳制”(图1)。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图2),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
B.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大小
C.甲拉力做的功大于乙拉力做的功
D.甲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小于乙拉力使绳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8.在水平地面上,小文在10s内用60N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60N的小车前进了5m,则小文的功率是(  )
A.800W B.80W C.300W D.30W
9.工人利用图示动滑轮将重5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所用拉力为300N,在此过程中(  )
A.工人所做的有用功是2000J
B.动滑轮重100N
C.工人实际做需要做的额外功为1200J
D.使用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0.如图所示的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为支点。物体A的体积大于B,物体A重力为,此时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重力为
B.物体B重力为
C.物体A的密度比物体B的大
D.物体A和物体B都靠近支点一格,杠杆依然能保持平衡
11.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8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10N,绳重和摩擦不计。则手的拉力F甲、F乙及机械效率η甲、η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η甲<η乙 B.F甲<F乙、η甲>η乙
C.F甲>F乙、η甲<η乙 D.F甲>F乙、η甲>η乙
12.如图所示,绕固定点O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处挂一重物G,端点处有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拉力F,使其缓慢地向图中A位置移动到B的过程中,关于拉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增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保持不变
13.使用如图滑轮组,用力F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移动速度为v,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  )
A.有用功为W有=Fs B.F做功的功率为P=Fv
C.总功为W总=3Fs D.额外功为W额外=fs
14.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
A.75 W B.150 W C.225 W D.270 W
15.如图甲所示,一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两次拉动物块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和,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用如图的工具夹取食物时,支点在 _______处;当动力作用在 _______处时,更省力。(两空均选填“”或“”或“”)
17.如图是拉杆行李箱。在使用时相当于—个 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行李箱装上了轮子,目的是为了在使用时 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少”)摩擦力。
18.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60N的箱子,10s内前进了5m,在这个过程中,小明对木箱做功为_______J,木箱克服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J,小明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19.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拉力F甲___________F乙(选填“>”、“<”或“=”),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___________P乙(选填“>”、“<”或“=”),定滑轮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0.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小明同学在1min内跳了120次,且每次跳离地面的高度5cm,若该同学身体质量为50kg,若他每跳一次所用的时间都相等,根据所给条件可估算出跳一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_J,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W,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物体重 180N,动滑轮重 10N,小明用 100N 的拉力(方向不变)将物体匀速提升 2m,用了10s,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22.为了提高采茶效率,某农民设计师设计了一个滚筒型的采茶机(如图)。它利用滚筒模拟人手夹住茶叶的茶茎,滚筒表层用较柔韧的材料制作,是为了防止_______过大而夹伤茶茎。滚筒将茶茎拉断后,再利用毛刷将茶叶扫入风筒,该过程毛刷对茶叶_______(选填“做功”或“没有做功”)。最后利用抽气机抽气使筒内气压_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大气压,将茶叶吸入收集箱。
23.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9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是光滑的,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___________N;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g=10N/kg。)
三、作图题
24.试根据规定要求作图。
(1)如图,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l2;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如图,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绳子绕法。
四、实验题
25.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所示,且保持静止,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______的数值。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是为了研究动力和阻力在支点______(选填“同侧”或“异侧”)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先进行______的操作,这样可以避免实验产生______。
26.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距离/cm 弹簧测力计示数/N 弹簧测力计上升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3 6 10 30 90.9
(1)在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分析数据可得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填“高”或“低”);
(3)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重为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____;
A.71.6% B.82.6% C.92.4% D.100%
(4)另一实验小组改变动滑轮的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丁的图像。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填“高”或“低”);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忽略绳重和摩擦)。
五、计算题
27.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
(1)运动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F的大小。
28.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在15s内将重10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人用拉力的F为4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
(1)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
(2)拉力F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A
6.D
7.B
8.D
9.A
10.B
11.D
12.B
13.C
14.A
15.C
16.A C
17.省力 减少
18.500 0 50
19.> = 改变施力方向
20.25 50 每秒钟做功50J
21.40 90%
22.压强 做功 低于
23.300 60% 200
24.
25.平衡 右 力臂 同侧 校零 错误
26.88.9% 高 C 低 12
27.(1)400J;(2)80%;(3)50N
28.(1)3000J;(2)240W;(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