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多彩的光 综合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综合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10 13: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多彩的光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太阳、玻璃、电影银幕、烛焰、月亮中,属于光源的是( )
A. 太阳、烛焰 B. 太阳、电影银幕 C. 太阳、玻璃 D. 太阳、月亮
2.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则 (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B. C. D.
4.小李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竖直白墙上的红色亮点A和B将如何变化(  )

A. 红色亮点A和B的位置都不改变 B. 红色亮点A下移、B上移
C. 红色亮点A上移、B下移 D. 红色亮点A、B都下移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家可以利用超声波测算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
C.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其速度为3.0×108m/s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海市蜃楼 B. 水面“折”线
C. 水中倒影 D. 手影
7.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8.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 B.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
C.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 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
9.如图所示,主光轴上的S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的S′点,现有一条平行于入射光的光线从R点射向凸透镜,则折射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
  
A. 和主光轴有交点,仍在S′点 B. 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点的左侧
C. 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点的右侧 D. 和主光轴没有交点
10.下图为世博纪念邮票,为了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清上面的图案文字,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大于10cm小于20cm
二、填空题
11.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蜡烛像.则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镜,蜡烛的像是 (虚/实)像.
12.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 性质。
1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________ ,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
14.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 、蓝叫做三原色光.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因为提出光纤通信的设想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光纤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 .
15.如图一位女士手持圆镜站在大镜子前整理妆容,她在圆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她在大镜子中像的大小;女士整理完妆容后,远离大镜子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7.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都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因此是 像.小孔成像成的也是物体的 像.
18.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平面镜逆时针旋转10°后,则反射角为 °。
19.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 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 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 m,湖宽40 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_______m。
20.如图所示为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 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已知入射 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 45°,若光斑 S 向右移动了 1m,说明水位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________m。
三、作图题
2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2.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对应的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3.请在图甲中画出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在图乙虚线框内填人适当透镜矫正近视眼。
甲 乙
24.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25.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等于”或“缩小”)的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 (选填“变小”或“变大”).若用不透光的纸板挡住一半凸透镜,则光屏上成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者“不完整”).
(2).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 视眼(填“近”或“远”),需要佩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26.如图,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她先将点燃的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再把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2 , 从而确定了蜡烛1的像的位置.
(2).为验证像的虚实,她在蜡烛1的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并在图中的 处(选填“A”、“B”、“C”或“D”)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像.
(3).根据实验结论,当物体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将 .
27.如表是小明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
小孔的形状 □ 〇 △
小孔的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 面 光 斑 形 状 小孔距地10cm时 □ □ □ 〇 〇 〇 △ △ △
小孔距地20cm时 〇 □ □ 〇 〇 〇 〇 △ △
小孔距地40cm时 〇 □ □ 〇 〇 〇 〇 △ △
小孔距地80cm时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
小孔距地120cm时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小孔距地200cm时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1)小孔成像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2)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________(选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3)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________(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4)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mm,小孔距地80cm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亮度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B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B
二、填空题
11.【答案】 凸透镜;实
12.【答案】 45;沿直线传播
13.【答案】 B蜡烛;相等
14.【答案】 绿;光波
15.【答案】 等于;不变
16.【答案】 缩小;照相机;不会
17.【答案】 实;实
18.【答案】 110;45
19.【答案】 8
20.【答案】 下降;1
三、作图题
21.【答案】 解:如图所示:
22.【答案】 解:因为折射光线在水中,所以反射光线在空气中中,并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左侧的水中画出入射光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3.【答案】
24.【答案】 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5.【答案】 (1)左;倒立;缩小;变大;完整
(2)近;凹
26.【答案】 (1)放到玻璃板后,移动它,使它与蜡烛1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
(2)B
(3)不变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7.【答案】 (1)光的直线传播
(2)一致的
(3)小
(4)不变;变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