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故乡(两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17 20: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乡》(共两课时)
主备: 审核: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常识(什么是小说?、小说有哪三要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有哪些方法?)
2、学会从外貌、心理、语言、行动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会用“这句话运用了……描写,写出了……(心情/性格)”这样的格式分析、表达。
3、理解本文对比的写作方法的运用(哪几组对比、作用?)。
二.重点难点:
1、学会从外貌、心理、语言、行动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2、对比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三. 预习内容
1、《故乡》作者 ,原名 , 浙江 人。
2、读课文,划出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阴晦( )潮汛( )愕 然( )嗤笑( )
瑟缩( )恣睢( )xiāosuǒ( )bǐyí( )
3、本篇小说共写了“三个故乡”,即印象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再读课文摘录相关词、句,说说所描写的各个时期的景物特点。
时间 摘抄相关词、句 景物特点
过去
现在
将来
四.课堂活动:
1.研讨课后练习一,合作填写下表(摘录关键词、句或概括)。
●闰土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外貌
动作
语言
对“我”
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杨二嫂: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外貌
动作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2.闰土和杨二嫂分别代表哪一类人?通过 两 人 ,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闰土: 杨二嫂:
小说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命运表现 :
4、小说中的“我”是作者鲁迅吗?“我”代表了哪一类人?
五.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显出鄙夷的神色( )
(2)我和母亲都有些惘然( )
(3)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
2.填空。
(1)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 )、完整的( )人物活动的具体( )。
(2)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 )描写和( )描写,有( )描写等;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简答题。
对比是本篇的主要写作方法, 通过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对“我”、生活的态度的对比,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主备:涂惠良 审核:姚李 班级: 姓名:
一. 预习内容
1、用这句话运用了……描写,写出了……(心情/性格)”这样的格式赏析下列句子。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2)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3)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二、课堂活动
1、读下面这段文字,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①……”
……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语段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
(2).“我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但为什么“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呢?
(3).闰土见到“我”显得很高兴,“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欢喜”是因为 ,“凄凉”是
(4).一声“老爷”为什么会令“我” “打了一个寒噤”?
(5).“可悲的厚障壁”指什么?是怎样造成的?
2、阅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到文末一段文字,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1)理解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
隔膜:
一气:
(2)指出文中三处“辛苦”的含义,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的生活。
辛苦展转:
辛苦麻木:
辛苦恣睢:
(3)“只是他的愿忘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忽然害怕起来了”?
(5)“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该怎样理解?
三、当堂检测
读课本第64页“我问问他的景况”到第65页“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合作研讨下列问题。
(1)“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这里多处用了省略号,有什么表达作用?
(2)“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试赏析这个句子。
(3)文中哪个句子表明了造成闰土贫困生活的原因?
(4)最后一段“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从闰土拣的东西,并对照杨二嫂的有关内容,分析闰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