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少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17 21:0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渡河少年》教学设计
庆安县庆安镇中心小学 李田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述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奇葩、倔强、滑”等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渡河少年执著向上、永不退缩、勇敢自信的精神。
  4.认识“澈、篱”等7个生字。
教学的重点、难点:
  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体会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提炼“成功”
  1、激趣质疑。
  1) 引课题。(出示课件:小河)师:大家看,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停泊在岸边的渡船,这让我们想起了韦应物笔下的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呀?(出示课件,课题)齐读!
  2) 写课题。
  3) 质疑课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的小脑袋里会有怎样的疑问呢?
  2、自由读文,概括主要内容。
  1)师:下面就带着“为什么渡河”“怎样渡河”“结果如何”这三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吧!相信你能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遍马上做好。(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汇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老师知道解决问题并不难,现在老师给你增加一些小难度,你能不能用“因为……所以……后来……”的句式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穿在一起说一说?
  3)师小结:说得真完整,使没有读过课文的人一听就知道了文章的大致内容,问题解决得不错。看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他们穿成一条线,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生:主要内容)
  师:主要内容我们知道了,现在老师想听一听你们读课文的声音,有信心读好吗?
  3、找4--5名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读课文,师正音并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
  4、提出心中疑问。
  师设置情境: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最终成了一名游泳健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假如我就是那名游泳健将站在你们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采访我吗?
  师:这么多问题怎么办呢?到哪去找答案呢?(生:到课文中找答案。)
  二、品词析句,理解“成功”。
  (一)走近少年,体会成功来自于自身的努力。
  1、带着问题默读。
  师:对,书读百遍-----(生: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请同学们默读,再有选择地画一画,想一想,漫游于这样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渡河少年?
  2、生汇报,师有选择性的板书。
  3、进一步引导,重点分析。
  1)诚实的少年
  A.师:从哪句话看出了少年的诚实?(生汇报句子)
  师:如果我就是老爹,你就是少年,你怎么问?
  生:老爹,我没有钱,能让我上船吗?
  师:没听出诚实,再来一遍。(生再读)
B.联系生活实际。
  师: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像少年这样的在上车之前问的?或者在商店忘带钱时,提前和阿姨说的?请举手!
  师:看到你们举手老师真高兴。看来,你们都是诚实的孩子。我想那些坐车逃票的人在渡河少年面前一定深感惭愧。
  C.分析重点句子。
  师:而渡河少年的诚实,换来的却是老爹那一句冷冰冰的话----(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话犹在耳,船已离岸。此时的少年什么样啊?
生:(有感情的读)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师:(出示这句话)仔细看一看这个句子,哪个词触动了你?给你的感觉如何?
  师:把“立”换成“站”再读一读,感觉怎么样?
  师:如果把“当头挨了一棒”比喻去掉,再读一读,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师:(师板书:自尊)伤自尊了吧,那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找生2---3名读出感觉)
  师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D.表演少年神态。
  师:少年的神态又是怎样的,结合图你们能表演出来吗?(生表演)
  师:你又从这张脸上看出了少年的什么?
  师:把你的感觉读出来。(出示句子)
  E.分析重点句子。
  师:就在这时少年突然之间的表现更令我们震惊。(大屏幕出示句子)
  生:(读),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师:少年做了几个动作,用了几个动词?
  师: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擎”?
  师:我们平常说跳入水中,在这为什么滑入水中呢?
  F.师小结,渗透德育。
  师:好一个细心的孩子,生气时还能冷静处理问题,少年就这样在秋风秋水中,一摇一摇的向对岸游去。同学们,你们看,诚实有时也要付出代价的,那你还要不要把诚实进行到底呢?(生:要!)
  师:真棒!(配手势)尽管诚实有时要付出代价,但我们依然要坚持诚信为荣,这就是坚持真理。
  2)倔犟的少年
  A. 师生表演对读。
  师: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河中这一老一小的表现,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少年的表现,好吗?
  师:面对老人的声声呼唤,少年是什么反应?(生:不理他。)
  师:现在我想问一问,你们为什么不上我的船,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啊?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生:倔犟的少年)
  师:难怪作者会由衷的赞叹到——(屏幕出示句子)。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犟的少年。(生齐读)
  师:奇葩,就是奇特而美丽的花。
  B.师:少年的倔犟你喜欢吗?
  师小结:同学们,凡事过犹不及,倔犟也要有个度,过分地倔犟会导致失败,此时,少年的倔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勇敢和坚强,正是这种勇敢、坚强(师板书:坚强)才使他面对寒冷的河水毫不畏惧,使他面对渡船毫不动摇。
C.体会高兴,体验成功。
  师:少年就这样游,终于到了对岸,你高兴吗?
  师:就着这高兴劲,读一读少年上岸的段落吧!(大屏幕出示文字)
  师:真是高兴!看他的高兴啊,此时如果可以大喊一声的话,你会怎么样?(生表演)
  (二)走近老人,体会成功来自于挑战困境
  师:同学们,少年此时战胜的仅仅是一条河吗?
  师:那么这困难又是谁带给他的呢?(生:撑船的老爹。)
  1、师:我想有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老人是带给他困难的人,为什么少年在成年以后还写信感谢老人,称他为启蒙教练呢?少年又会怎样写这封信呢?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下面老师就请你为少年代笔写这封信,在信中说明原因,好吗?(生动笔写。)
  2、找2—3名学生读一读信的内容。
  3、师:说得真好,表达了少年的心声,老人看到这封信了吗?
  师:从哪知道没有。
  (生读句子: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师: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欲感恩但人不在。带着深深地遗憾再读一读这句话吧。(生有感情的读)。
  三、赏读课文,感悟“成功”。课堂总结。
  1、师:从文中你还能看出一个怎样的少年呢?
  (生:坚持的少年,从“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总会看到那个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
  2、师:是啊,好一个坚持的少年,(师板书:坚持)在细读中,我想渡河少年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记忆中。此时,我想到了一句歌词(大屏幕出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同学们,你还想说点什么?
  3、师:“有志者事竟成”,这节课要结束了,老师送大家一句话,(边说边补充板书)那就是让诚实、自尊、勇敢和坚强与你为友,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板书设计
            渡河少年
       诚实+自尊+勇敢+坚强+坚持= 成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