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侧踢腿(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武术——侧踢腿
二、教材分析
1、通过武术动作的学练,能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快速、协调等素质,增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加大各关节活动的幅度和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呼吸系统及内脏器官的功能。通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武德,培养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2、根据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水平二武术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复习和巩固水平一阶段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武术组合动作,为武术套路的学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武术基本动作的复习、学练中,教师要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启发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会动作,并在统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个人和小组练习,为以后武术动作组合和今后武术套路的学练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了解所学武术动作名称的含义,能够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已学过的武术动作。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掌武术的基本动作和简单动作组合,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为学习武术套路奠定基础。
3、身心健康目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动作要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动作要点:踢腿时直背、立腰、开胯,使身体成一侧面,上踢速度要快,有爆发力。
2、教学重点:侧踢成一面,勾脚上踢快。
3、教学难点:勾脚快踢、爆发用力。
五、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本次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带领法、递加循环法等、多种方法。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四年级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复习巩固水平一阶段武术基本功和武术基本动作基础上,重点学习武术基本动作和简单武术组合动作,提高武术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初步了解武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更加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主要运用了模仿法、思考法、观察法与自学自评法。这样学生能主动参与,将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在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创造性学习中获取知识。
六、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常规部分: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宣布课的内容任务。
2、热身部分:教师指挥学生们进行热身跑圈、学生随教师做热身操,活动开身体的各关节。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解侧踢腿的动作方法:并步站立,两手侧平举,侧平视; 右脚向左侧跨一步,重心移至右腿 上,接着左腿勾脚尖向体侧踢起,同时左臂屈肘落于右胸侧立掌,右手上举亮掌; 踢后左脚落地向左侧跨半步,接着右腿再上一步成两腿交叉,重心移至右腿,两臂还原成侧平举立掌。
2、教师领做踢腿动作,学生模仿练习,由学练武术操引入主题,提高学生自主学练武术操的自信心。
3、与学生一起探讨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4、将全班分成四组,由组长带领练习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对学生展示做出评价。
5、学生从集体练习→小组练习→多人练习→自主练习→集体练习。各组评价自我、小组的动作质量,并配音乐表演展示侧踢腿动作。教师要给予肯定的评价,并提出新的要求。
(三)小结与评价:
1、利用轻音乐放松,给学生自由的舞台,根据音乐做放松动作,也可根据教师的引导做。
2、教师评价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态度, 分别予以表扬和鼓励,并提出新的要求。
(四) 结束部分:
舞蹈放松,采用音乐《天之大》伴奏,学生跟随教师做积极与消极的放松结合。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在天空下海边翩翩起舞的氛围。
七、课的任务及生理负荷预计
本次课的任务是通过新授,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所学动作技术。通过素质练习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灵敏、快速、协调、力量、柔韧等方面的素质。培养了学生对踢腿的正确认识,同时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为以后学习新的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生理负荷的预计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基本尺度,本次课的预计练习密度70%:平均心律125次/分,最高心律是140次/分。
八、场地器材:
液晶一体机一台, 平整的场地一块,录音机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