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基本功与五步拳(教案)- 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上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武术基本功与五步拳(教案)- 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上册(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1-09 22:4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术基本功与五步拳(教案)
时间: 班级: 三年级 任课教师:
一、教学内容
武术简介、基本功练习和五步拳1--4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手法腿法和五步拳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动作连贯。
三、教学方法
语言讲解法、直观示范法、学练法、观察评价法
四、教学过程:
课的内容 1:学习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手法:冲拳、推掌 2:学习武术的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3:学习五步拳的全套动作
教学目标 1、武术运动简介,了解五步拳动作名称和顺序,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 2、通过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五步拳时能够做到动作路线清楚,手形、步形正确到位。 3、"未曾习武先明德",在练习时,注重武德教育。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积极认真、敢于尝试的学习态度。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开始 部分 5’ 一.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二.师生相互问好 三.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四.检查服装 成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1.集合队伍快、静、齐。
准备 部分 5’ 1、慢跑 2、 徒手操 (1)头部运动〔4×8拍〕 (2)扩胸运动〔4×8拍〕 (3)腰部运动〔4×8拍〕 (4)膝关节运动〔4×8拍〕 (5)弓步压腿〔4×8拍〕 (6)仆步压腿〔4×8拍〕 (7)腕膝踝运动〔4×8拍〕 1、绕操场慢跑5圈。 2、徒手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点 :学生的思想要重视、动作到位、活动充分,整齐。
基本 部分 30’ 一、武术简介 抱拳礼:行礼的方法是: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 具体涵义是:左掌声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屈拇指表示不自大,右拳表示勇武顽强,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事”、“武不犯禁”;左掌右拳拢屈,两臂环抱成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以武会友;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备。 二、练习基本功 复习 1、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 2、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3、手型变换练习: 4、五步拳 1、预备式:两脚并拢,双手握拳抱于腰间,拳面与小腹在同一个平面,双肘后顶,向左摆头,目视左前方 。 2、弓步搂手冲拳:2——1,弓步搂打之马步搂手:(过渡动作)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左搂出,掌指朝上,虎口撑开。目视左方。2——2,弓步搂打之弓步冲拳:左掌变拳收回腰间,拳心朝上。马步向左拧腰转胯成左弓步,右拳同时内旋击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目视前方。 3、弹踢冲拳:右拳外旋收回腰间,拳心向上。左拳拧旋击出,同时右脚向前弹出,脚面绷平,力达脚尖。左拳拳心向下。上身直立。目视前方。 4、马步架打:右脚前落成马步,左拳变掌向上撩架,右拳向前击出成平拳。眼看右方。 游戏:石头剪刀布 二、学习基本功组织教法: 教授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练习目的:通过口令变换练习拳、掌、钩等武术基本手型,巩固动作方法,避免简单、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1、教师示范动作1-2遍。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1-2遍。 3、教师领做并讲解动作3-4遍。 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7、学生再集体进行练习4-5遍。 8、学生分组练习体会,教师给予评价。 结合手法练习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初步掌握所学动作的同时力求动作的准确性。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动作连贯。 游戏目的: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发展反应能力。
结束 部分 5’ 1整理放松 2小结本课情况
3回收体育器械
4布置课后练习内容 宣布下课 要求:1.调整呼吸,放松肌肉。 2.积极进行自我锻炼,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场地器材 预计平均心率 预计练习密度
田径场 115—125次/分 45--55%,练习强度为中
课后小结 学生对成套练习比较感兴趣,教师要把握住这一点,不能死板教学,而是以学生自主循环学练为主,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