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溶液的腐蚀性(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二)

文档属性

名称 酸、碱溶液的腐蚀性(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9-17 21: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二)
一、教学目标
了解pH试纸的指示作用:显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碱度)。
初步学会使用pH试纸进行比色,测试常用溶液酸碱度并学会排序。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用pH试纸区分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难点】初步学会使用pH试纸与比色卡进行比色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准备
【器材】
活动一:稀盐酸或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广泛pH试纸、比色卡、玻棒、表面皿、吸水纸、食盐水、蒸馏水。
活动二:广泛pH试纸、比色卡、玻棒、表面皿、吸水纸、A组(肥皂粉液、苹果汁、牙膏)、B组(白醋、汽水、自来水)、C组(食盐水、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自带溶液2-3种。
四、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活动一: pH试纸的使用
活动目标:
初步学会使用pH试纸进行比色区分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上节课课外探究结果交流:(1)收集资料反馈(2)寻找到的新的酸碱指示剂(3)更方便携带的酸碱指示剂小组合作实验:P.11活动8.7 pH试纸的使用,记录结果,交流。实验结论讨论:(1)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2)稀氢氧化钠和石灰水都是碱性溶液,两者的pH不同,说明什么问题?结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不同,pH试纸可显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引出试纸比试液更方便携带,并可以综合多种酸碱指示剂同时使用。◆示范介绍pH试纸:浸过多种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的变化,需要用比色卡比对。示范:要规范使用玻棒少量沾取溶液,换溶液时要冲洗玻棒并吸干水分。操作要在表面皿中完成。比色后要读出pH。关注学生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规范。交流中要允许学生读数存在误差,分歧比较大时可建议重复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归纳实验结论。
活动二:测试溶液的pH
活动目标:
学会使用pH试纸测试常见溶液的pH。
学会按pH对溶液进行酸碱度排序。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P.13活动8.8(1)分组测试3种指定溶液的pH,并记录。(2)全班交流测试结果,完成全表记录。(3)将pH由小到大排序,对照课本P.12判断不同溶液的酸碱度。(4)小组讨论:哪种溶液酸性最强?哪些溶液是中性的?哪种溶液碱性最强?(5)按照录像pH计显示的数字补充上述记录,体会pH计更精确显示溶液的酸碱度,测试更快捷。也表明指示剂的研究发展趋势。小组自主实验:(1)测试自带3种溶液的pH,并记录在“补充实验报告”2上。(2)全班交流测试结果,完成全表记录。(3)将pH由小到大排序,对照课本P.12判断不同溶液的酸碱度。总结:讨论:(1)pH的大小显示了溶液的什么特性?(pH显示溶液的酸碱度不同)(2)从以上两组实验获得的结论是什么?(不同溶液的酸碱强弱不同; P.14“学习重点”)(3)查资料:人体中的血液、唾液、胃液、小肠液、尿液的pH各为多少?(4课外实验:测试雨水的pH。 观察学生的操作技能规范。录像:pH计表扬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并填写P.14“学习重点”按课本P17活动8.10进行测试实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老师提供pH试纸和比色卡。也可以课前让学生收集雨水,本节课进行测试。
五、训练与评价
【举例】“补充实验报告”(见附件)
【说明】
1.“补充实验报告”是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中比较规范的信息记录。
2.使用pH试纸与比色卡进行比色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技能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交流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更多地关注他组的测试结果。不仅扩大探究的广度,也让老师能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3.活动结束时,每个小组按pH由小到大的排序种类和实验结论不要求教师统一,能突出学习重点即可。
附件(补充实验报告)
测试溶液的pH及其酸碱度的排序
本小组测试的溶液 pH 酸、碱性判定
其他小组的测试溶液及结果
按pH由小到大的排序:
我们的实验结论是:
总结:
pH与溶液的酸碱性
活动二Ⅱ
活动一
测试溶液的pH
pH试纸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