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时练
一、单选题
1.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植物能够净化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这是因为植物产生了
A.氧气 B.有机物 C.二氧化碳 D.水分
2.将一棵重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于重达1lkg,增加的这10.8kg重量,主要来源于( )
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O2 D.大气中的CO2
3.将等量的金鱼藻分别放入盛有凉开水的甲烧杯和盛有池水的乙烧杯中,在阳光照射下将会看到的现象是( )
A.两个烧杯中冒出的气泡一样
B.甲烧杯中冒出的气泡很少,几乎没有,而乙烧杯中冒出的气泡比较多
C.甲烧杯中冒出的气泡比较多,而乙烧杯中冒出的气泡极少,几乎没有
D.甲、以两个烧杯中都没有气泡冒出
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分别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①表示动物通过取食获得植物制造的含碳有机物
C.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D.⑤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5.下列现象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A.合理密植 B.天然氧吧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温室增施气肥
6.“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
7.樱桃种植户为提高大棚樱桃的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合理密植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适时松土、施肥 D.提高棚内夜间温度
8.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是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引起的
B.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农田排涝有利于根的呼吸
C.温室栽培葡萄,为提高产量应尽量保持温室内昼夜温度相对稳定
D.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9.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④③②⑤①⑥⑦
B.④③⑥①⑤⑦②
C.②⑦③⑥⑤④①
D.②④③⑤⑥①⑦
1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叶片进行如下实验:将该叶片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后清洗再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A.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氧气
B.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
C.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
11.李红为帮助提升本村大棚草莓产量,决定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准备一盆银边天竺葵,用两个黑纸片从一片叶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叶片A),并用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袋子将叶片B封装;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片A的乙部分变蓝,而甲部分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叶片A的甲部分和丙部分进行对比,说明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C.叶片B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通过叶片A、B的启发,李红认为可在大棚中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草莓产量
12.下列各项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
B.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C.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使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
D.播种前要松土,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足够的空气
二、综合题
13.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分析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的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______)
(4)若实验成功,则用清水漂洗液片、滴加碘液后,可以看到甲、乙、丙三片叶中的①②③④四个部分颜色变蓝的是(______)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5)比较①②叶片部位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比较叶片乙和______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______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6)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可以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______等措施可以提高产。
14.图甲A、B、C分别表示该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作答:
(1)该植物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曲线的是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把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装置________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
(4)甲图中气体可通过__________(结构)进出叶片。
(5)根据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特征,夜间适当降低温室大棚温度提高果蔬产量,这种操作的原理是:降低图甲中植物细胞作用____________(填字母)。
三、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 ______。
(2)图②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③表示酒精脱色,能使叶片中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4)图⑤表示向叶片滴加碘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________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参考答案
1--10ADBDC ADACD 11--12AD
13.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蒸腾作用和水分蒸发 B D 光 丙 二氧化碳 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光照、合理密植等(答出一条,符合题意即可)
14.ABC Ⅰ b 气孔 A
15.⑴ ② →⑥→ ⑦→③→①→⑤→④
⑵ 使叶片内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避免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
⑶ 叶绿素 使叶片绿色退去有利于后面的颜色观察
⑷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⑸ 光 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