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10 11:36:27

文档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三化学 参考答案 2021.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1 2 3 4 5 6 7
A C B D C B C
8 9 10 11 12 13 14
C B D B B C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15.(12 分)
(1)①极性
② 3H2(g)+ CO2(g)===CH3OH(g) + H2O(g) ΔH = -49 kJ·mol-1
(2)① p2>p1
②温度升高,反应 i 正向进行,CO2 转化率增大。反应ⅱ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 CH3OH 的生成
(3)① H2-2e-+ 2OH-===2H2O
②闭合 K1,a 极发生 2Cl﹣-2e- = Cl2;闭合 K2,a 极发生 Cl2+2e- = 2Cl﹣。形成的不
是氢氧燃料电池。
(4)Na2CO3·10H2O ===Na2CO3 + 10H2O,该过程需要吸收能量,将太阳能储存
Na2CO3 + 10H2O ===Na2CO3·10H2O,该过程放出能量,将储存的太阳能释放
16.(12 分)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Fe + 2Fe3+===3Fe2+
(3)① 6Fe3+ + 4SO42- + 2Na+ + 12H2O = Na2Fe6(SO4)4(OH)12 + 12H+ ,产生了 H+
(4)
因此不会产生 Mn(OH)2 沉淀
(5)①取少量洗涤后的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酸化的 BaCl2 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沉淀洗涤干净
② Mn2+ + 2HCO﹣3===MnCO3↓+ H2O + CO2↑
17.(9 分)
(1)第 2 周期 第ⅠA 族
(2)A
(3)2Li + 2H2O === 2LiOH + H2↑
2Li2O2 + 2H2O === 4LiOH + O2↑
(4)① O2 + 2e-+ 2Li+ === Li2O2
b
CO2 与 Li2O2 反应产生 Li2CO3。Li2CO3 在充电时产生的 O2 少于 Li2O2(或 Li2CO3难以放电)
18.(12 分)

(1)① 3Mg + N2 ===== Mg3N2
② b
③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产生的气体,试纸变蓝
(2)Ⅱ.NH3 与 HCl 发生反应(或 NH3 + HCl ===NH4Cl)
一定条件
Ⅲ.① 2N2 + 6H2O ======== 4NH3 + 3O2
② Mg315N2 14NH4Cl

19.(13 分)
HCl
H2S
(3)① BaSO3 和 BaSO4
② 4H+ + H2SO3 + 2S2-=== 3S↓+ 3H2O(或 2S2- + 5H2SO3 === 3S↓+ 4HSO3-+ 3H2O)
①不是
②取 b 中稀释后的溶液,加入 CCl4 充分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无色
③稀释前硫酸浓度较大,氧化性 H2SO4>Br2;稀释后硫酸浓度较小,氧化性 H2SO4
<Br2
Cl、Br、I 同主族,核电荷数 Cl<Br(I),原子半径 Cl<Br(I)(或离子半径比较),得电子能力 Cl>Br(I),还原性 Cl-<Br-(I﹣)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三化学试卷
2021.11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 12 14 16 23 24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的分子式为
B. 由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C. 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转化为淀粉
D. 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的结构式:
B. 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
C. 由和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3. 对浓度均为的①溶液、②溶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B. 通过焰色试验能区别①、②
C. 两种溶液的大小:
D. ①、②均有
4. 探究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下列实验中颜色变浅的是( )
A. 加热经漂白的品红溶液 B. 加热含酚酞的溶液
C. 加热密闭烧瓶内的、混合气体 D. 光照和的混合气体
5.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水中的、和等离子获得精制盐水。所选试剂、装置不合理的是( )
步骤 目的 试剂 装置
A Ⅰ 除 溶液 、、
B Ⅱ 除 溶液 、、
C Ⅲ 除、 溶液 、、
D Ⅳ 调 盐酸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酸性:
B. 与钠和水的反应相比,铍与水反应更容易
C. 与的分解温度相比,的分解温度更高
D. 判断非金属性,可通过向溶液通入的实验证实
7.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经过以下两步基元反应完成:
i.
ii.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B.
C. 恒温时,缩小体积,气体颜色变深,是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的
D. 恒容时,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同时电子发生了转移
8. 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
A. 向碘的溶液中加入浓溶液,振荡,下层颜色变浅:
B.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
C. 铜溶于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D. 向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清:
9. 在时,向水中通入,得到新制氯水,如下图所示。对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溶解了
B. 新制氯水呈黄绿色,证明与能反应
C. 取出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溶液增大,漂白性减弱,原因是:

D. 取出新制氯水,加入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减小。说明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中混有的
10. 下列指定微粒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A. 等质量的与所含的原子数
B. 等物质的量的与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 等体积等浓度的与溶液中所含的数
D. 等物质的量的与所含的共价键数
11. 下列实验中,锥形瓶内均能产生气体。试管内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 B C D
试剂 浓盐酸 浓 浓氨水 稀
试剂 少量蔗糖 粉末
试剂 冷、浓氨盐水
12.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滴定过程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的浓度为
B. 的电离常数
C. 溶液从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达滴定终点
D. 时,溶液中
13. 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现象:试管①中液面上方有白雾,底部有灰白色固体。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浸溶液的棉团用于吸收多余的
B. 加热、将铜丝下端卷成螺旋状能提高的生成速率
C. ②中用石蕊溶液验证水溶液的酸性,③中用品红溶液验证的生成
D. 冷却后,将①中物质倒入盛有水的另一支试管,以确认的生成
14. 电子工业用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制电路板。从酸性腐蚀废液回收铜及固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Ⅱ、Ⅲ、Ⅴ中均有气体产生
B. 上述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有置换反应、化合反应
C. Ⅱ中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入,向过滤所得溶液加入溶液,可提高产率
D. Ⅴ中用而不采用直接加热脱水的方法,主要是避免水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15.(12分)氢气是未来最具有前途的能源之一。氢气不仅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等液体燃料,也能用于燃料电池发电。
(1)以、为原料制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
ii.
①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②、转化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温度和压强对平衡转化率、选择性影响如下图所示。[的选择性]
①比较、的大小:____________。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选择性减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燃料电池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之一。设计简单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如下:
①闭合,一段时间后断开。闭合,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②不选用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大规模制所需能量可由太阳能提供。利用可将太阳能储存,释放,结合方程式说明储存、释放太阳能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分)是重要化工原料,由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Ⅰ. 研磨,加水配成浊液。
Ⅱ. 浊液经还原、纯化、制备等过程,最终获得固体。
资料:①不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与不反应。
②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加入铁粉除去溶液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氧化的反应如下:
①根据上述反应,还原所需的与的物质的量比值应为2。而实际比值(1~1.25)小于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少量母液,滴加溶液,未产生蓝色沉淀,说明____________。
(4)纯化
向母液中滴加氯水调,除去残留的。若母液中,使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此时是否有沉淀生成?__________(列式计算,已知)。
(5)制备
将纯化液与稍过量的溶液混合,得到含的浊液。将浊液过滤,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固体。
①通过检验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9分)锂—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高,是未来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
(1)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
(2)锂—空气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或“”)极。
(3)空气中的、影响电池放电。探究对放电的影响:向非水电解液中加入少量水,放电后检测、电极上的固体物质。
极:
极:、
①、电极产生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低锂—空气电池放电、充电循环性能。
(4)探究对放电的影响:使电池在三种不同气体(物质的量相等)中放电,测量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与消耗的比值[]。
实验 i ii iii
气体
①放电时,实验i中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放电时,i、iii中通过外电路的电子数相等
b. iii中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的产物主要为
c. iii中,说明未与反应
③i、iii中电池放电完毕后充电,iii中产生的量少于i,推测原因:一是iii中的量比i少,生成的量较i少;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合成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种合成的流程如下。
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与反应温度/ 分解温度/
649 1090 :
(1)固氮:
①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氮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
a. b. c.
③检测固氮作用:向固氮后的产物中加水,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说明能起到固氮作用。
(2)转氨:选用试剂完成转化。
Ⅰ. 选用进行转化。发现从体系中分离出较困难。
Ⅱ. 选用气体进行转化。发现能产生,且产物能直接循环利用。但的收率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选用固体进行转化。合成氨的过程如下:
①合成氨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实验研究,证实了中的氮元素在“转氨”过程中能转变为氨。
实验:将__________(填化学式)两种物质混合,充分反应。
检测结果:经探测仪器检测,所得氨气中存在。
③测量的转化率:取固体、的混合物[],混匀,充分反应。用的滴定生成的,至滴定终点时消耗。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摩尔质量为、摩尔质量为)
④相比于和,选用进行转化,的收率高,原子利用率高。
19.(13分)探究一定浓度与卤素离子(、、)的反应。实验如下:
(1)a. 用酸化的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b.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白雾中含有__________。
(2)用溶液检验iii中气体,产生黑色沉淀,该气体是__________。
(3)检验ii中产物:
Ⅰ. 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测棕红色气体,试纸变蓝,说明含。
Ⅱ. 取ii中部分溶液,用萃取。层显棕红色,水层(溶液)无色。证实溶液中含,过程如下:
①白色沉淀1的成分是___________。
②生成白色沉淀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已知:(、、)。探究ii中溶液存在、的原因:将ii中溶液用水稀释,溶液明显褪色,推测褪色原因:
a. 与发生了反应。
b. 加水稀释导致溶液颜色变浅。
c. 与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
①资料: ,判断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主要原因。
②实验证实不是主要原因,所用试剂和现象是___________。
可选试剂:溶液、、溶液
③原因成立。稀释前溶液未明显褪色,稀释后明显褪色,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5)实验表明,一定浓度能氧化、,不能氧化,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