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9 20: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 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
地理要素 地理差异 地理现象
气温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_ 南部的A海南岛__________,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北部的B黑龙江________,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升高
降低
长夏无冬
长冬短夏
地理要素 地理差异 地理现象
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________ C东南沿海地区________的环境下山清水秀;D西北内陆地区________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湿润
干旱
地理要素 地理差异 地理现象
地势 自西向东,地势呈________分布,逐级下降 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上的E青藏高原地高天寒,__________;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F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__________
总结 我国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阶梯状
雪峰连绵
温暖湿润
气温
降水
地势
2. 我国人类活动的差异
(1)农业分布特点:西______东________、南______北______。
(2)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特点:东________西______。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______,西部______。








3.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________
年降水量 ____________ 多于800毫米
主要地形 ____________ 高原、丘陵、平原
高于0℃
少于800毫米
平原、高原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___________ 无
干湿地区 ___________ 湿润区
温度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___________
农业类型 以______为主 以______为主

半湿润、湿润区
亚热带、热带
旱地
水田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粮食作物 主要是______ 主要是________
油料作物 大豆、花生 ________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__________
小麦
水稻
油菜
一年二熟至三熟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传统交通方式 以陆路运输为主 主要是______________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________,墙体______
水运
较大
较高
二、四大地理区域
1. 划分依据:综合__________、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 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 ________、b. 南方地区、c. ________、d.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3. 界线及确定的主导因素
字母 区域界线 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
A 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或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气温、降水(或气候)
B 大致与我国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降水的影响
400
字母 区域界线 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
C 大致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形
一、二
图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显示
习题链接
练基础
练能力
1
2
3
4
5
B
D
C
D
B
6
A
1
2
3
4
5
A
D
D
C
见习题
练素养
见习题
1. 沿着图5-4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最符合我国哪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  )
A. 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B.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C. 夏季风逐渐增强
D. 地势逐渐降低
B
2. 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差异描述错误的是(  )
A. 农业西牧东耕
B. 农业南稻北麦
C. 人口东密西疏
D. 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
D
3. 【南阳期末】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处处,橘园飘香。这条山脉是(  )
A. 天山山脉 B. 昆仑山脉
C. 秦岭 D. 南岭
【点拨】该山脉以北主要种植枣树、桃树等温带果树,该山脉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水稻、柑橘树等亚热带作物,所以判断该山脉是秦岭。
C
4.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  )
A.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
B. 年降水量的分布
C. 0℃等温线的分布
D.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D
图5-5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 区域a和区域c的分界线最接近(  )
A.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1月份0℃等温线
D.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点拨】题图中区域a是北方地区,区域c是西北地区,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
【答案】B
6. 划分区域a和区域b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季风
【点拨】区域b为南方地区,区域a和区域b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答案】A
(荣德原创)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2题。
1. 下列诗句或谚语中与甲区域相符的是(  )
A.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 万里金黄翻麦浪,秋天苹果梨子香
【点拨】B、C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D中的麦浪、苹果、梨子可判断是北方地区。
A
2.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地理区域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乙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点拨】读图分析可知,甲为南方地区,乙为北方地区,丙为青藏地区,丁为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答案】D
【宜兴外国语学校期中】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据此回答3~4题。
3. 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①1月0℃等温线
②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D
4. 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 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C. 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D. 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
5. 【中考 无锡】图5-7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甲、乙、丙三地气候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和________,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2)在①、②、③、④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是______和______(填数字),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数字)。
降水
气温
降水
地势




(3)从气候资料看,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比较冷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纬度

海陆位置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春节期间,家住北京的路景应朋友之邀,驱车来到东南丘陵地区。图5-8为行车路线及两地气候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上7点,北京气温在____________℃以下,路景穿戴好羽绒服、围巾、帽子和手套驶离北京。沿途停留两个服务区后,他逐渐感觉围巾、帽子和手套已是多余的。第二天下午6点,到达目的地,只见朋友穿一件薄外套来迎接他,此时当地气温约10℃,两地的温差是____________造成的,真是一路向南一路暖。
【答案】0;纬度因素
【点拨】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所以春节期间早上7点,北京气温会在0℃以下,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较大,是纬度因素造成的。
(2)整个冬季,北京的太阳频频露脸,但却冷得直跺脚,气候__________(填特征)。开车向南,穿过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__________,沿途的天空逐渐阴沉,过了长江,天空早已是“斜风细雨”,可见南方冬季的气候__________ (如目的地),真是一路向南一路雨。
【点拨】北京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南方地区的东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秦岭—淮河一线
温暖湿润
(3)北方的冬季是萧瑟的,树木只留下遒劲的枝干,乡村被连片的________ (填粮食作物)包围。进入南方,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匍匐的小草呈现出墨绿、深绿、浅绿,平原、河谷多为________(填耕地类型),种植着水稻和________(填经济作物)等,真是一路向南一路绿。
【点拨】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
小麦
水田
油菜
(4)北方地区东部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南方地区东部的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北方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尤其是高速公路又直又长;南方的高速公路多桥梁和隧道,因为这里河网________(填分布特征)。从高速公路下来,汽车不时上坡和下坡,不时拐弯,路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山路十八弯”,真是一路向南一路弯。
【答案】平原;平原和丘陵;稠密
【点拨】北方地区东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南方地区东部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南方地区河网稠密,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