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1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了解物理学上理想实验的实质.
2.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
3.通过实验过程,学会用分析与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并会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表述.
4.在生活中认识惯性,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危害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和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现象描述、总结归纳等能力.
2.学习科学推理这一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得出过程的体验,感受科学成果往往是多人智慧的结晶.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学生自行探究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
1.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2.探究实验的设计与数据的处理.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5-128,完成以下问题: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情况.自然界中不受外力的物体不存在,故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
【合作探究】
演示一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伽利略认为,当小球沿左侧某高度向下运动,无论右边斜面坡度如何,小球都会沿着斜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如果忽略掉各种阻力,理想情况,小球将会上升到与左侧下落点等高;如果斜面为水平,那么小球将一直运动下去.
1.伽利略之前的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力的观点是什么?
答:地面上的物体是静止的,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就必须给它施加一定的力,不受力而能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你认为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谁更合理、科学?
答:我认为伽利略的观点更科学,因为他是经过实验观察思考的,而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主观的判断,没考虑到阻力的作用.
演示二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完成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答: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2.猜想与假设
答: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
3.设计实验
答:让滑块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粗糙程度,记录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
4.准备器材
答: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滑块、刻度尺等.
5.收集证据
答:
接触面 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大/较大、小) 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s/m
粗糙的水平面 大 0.4
比较光滑的水平面 较大 0.7
很光滑的水平面 小 1.2
6.实验结果
答:滑块在表面粗糙的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最小,在比较光滑的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较大,在很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最大.
7.分析与论证
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
8.进一步推理
答:假如平面绝对光滑且足够长,忽略空气阻力,那么滑块将一直保持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科学推理法:物理学中,常常有难以达到条件的时候,这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将实验想象为理想情况下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叫科学推理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一切物体”说明此定律对一切物体适用,无论固态、液态还是气态,亦或是静止或运动状态,全部适用.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是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理想状态中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二是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与不受力时等效.
(3)总:“总”表示一直这样、不会改变.
(4)或:“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教师点拨】
1.控制变量法:像实验中让滑块从同一高度,同一斜面由静止滑下,使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只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探究阻力对运动状态的影响.这样控制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一个变量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2.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来的.
【跟进训练】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2.(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BD )
A.只要接触面比较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先进仪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的
知识点二 惯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28-129,完成以下问题: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不管它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
3.生活中我们除了利用惯性,还要预防惯性造成的危害.
【合作探究】
演示三 惯性小实验
如图所示,拨动弹性片,它能将右边的小硬纸片弹走,然而纸片上的砝码未被弹走.
1.为什么小硬纸片被弹走了?
答:这是因为纸片受到了来自弹性片的弹力作用,它原来的静止状态被改变了,所以被弹走了.
2.纸片上的砝码未被弹走,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在纸片被快速弹走的过程中,砝码所受到的纸片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忽略,在水平方向上砝码将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它会落在支架上.
3.用水杯、硬纸片及硬币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答:与硬币在一起的硬纸片因受手指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硬币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会随纸片一块飞出,因而失去支持掉入杯子中.
演示四 生活中的惯性
甲:劳动时利用惯性
乙:安全带的作用
丙:比赛跳远
丁:雨雪天气的车祸
1.上面四幅图,哪些是利用惯性,怎么利用的?
答:甲、丙是利用惯性.甲中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斧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斧头就被套紧了;丙中运动员助跑后跃起,靠自身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
2.哪些图说明了惯性的危害,为何会造成危害?
答:乙、丁说明了惯性的危害,需要预防.乙中汽车突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可能会撞伤,因此要使用安全带;丁中由于雨雪天气地面更加光滑,若刹车不及时,很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减速慢行.
3.我们平时拍打身体上的灰尘、抖落伞上的雨滴等也利用了惯性,你知道具体怎么解释吗?
答:当我们拍打身体或是抖动雨伞时,衣服与雨伞运动,灰尘和雨滴由于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惯性而与衣服及雨伞分开.
【教师点拨】
1.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
2.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3.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跟进训练】
1.(多选)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利用惯性的( ACD )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
C.洗完手后,用力甩掉手上的水滴
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2.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前进,在密闭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一支香,则车里乘客看到香所冒出的烟的运动情况是( C )
A.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
C.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飘 D.无法确定
3.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D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受到一个外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是否一定会改变?
答: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对应的受力情况是“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在此基础上再施加给此物体一个外力,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惯性是所有物体的固有属性.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